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8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·对此问题已有研究及成果 | 第8-9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和理论依据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9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汉越语音对比 | 第10-15页 |
·汉语和越南语的语音对比 | 第10页 |
·汉语和越南语语音的相同点 | 第10页 |
·汉语和越南语语音的不同点 | 第10页 |
·汉语和越南语声母对比 | 第10-15页 |
·汉语、越南语各自的声母系统 | 第10-12页 |
·汉语的声母系统 | 第10-11页 |
·越南语的声母系统 | 第11-12页 |
·汉语越南语声母差异 | 第12-15页 |
·以清代浊,把b,d发为浊音 | 第12页 |
·送气与不送气相混 | 第12-13页 |
·发音部位不对影响到声母发音的效果 | 第13-15页 |
第三章 越南留学生在汉语声母学习过程中具体障碍调查情况 | 第15-21页 |
·研究对象范围 | 第15页 |
·越南留学生在汉语声母学习过程中具体障碍调查分析 | 第15-21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15-16页 |
·具体障碍调查分析 | 第16-21页 |
·p[p‘]、t[t‘]、k[k‘]学习障碍 | 第16-17页 |
·平翘舌学习障碍 | 第17-18页 |
·j、q、x学习障碍 | 第18-21页 |
第四章 障碍原因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母语语音系统对汉语声母学习的负迁移 | 第21-22页 |
·母语负迁移 | 第21页 |
·听音偏误 | 第21页 |
·发音偏误 | 第21-22页 |
·汉语音系内音素之间的负迁移 | 第22-23页 |
·听音偏误 | 第23页 |
·发音偏误 | 第23页 |
·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 | 第23-24页 |
·师资水平问题 | 第24页 |
·教材的不针对性 | 第24-25页 |
第五章 克服策略 | 第25-29页 |
·改进课堂教学技巧 | 第25-27页 |
·图示法 | 第25页 |
·演示法 | 第25-26页 |
·比较法 | 第26页 |
·带音法 | 第26页 |
·手势口型法 | 第26-27页 |
·分辨法 | 第27页 |
·利用母语来学习汉语声母 | 第27页 |
·营造良好的汉语环境 | 第27-28页 |
·教材编写要有针对性 | 第28页 |
·听音与辨音相结合,反复进行发音和读音练习 | 第28-29页 |
结语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1页 |
附录 | 第31-36页 |
致谢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