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30页 |
1.1 哈密瓜分类、种植和加工状况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甜瓜汁的加工研究 | 第14页 |
1.3 甜瓜香气提取技术、方法及其对香气的影响 | 第14-18页 |
1.3.1 果蔬香气提取的技术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2 国内甜瓜香气的研究 | 第16页 |
1.3.3 国外甜瓜香气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4 转基因甜瓜的香气成分 | 第18-19页 |
1.5 甜瓜香气的生物合成途径 | 第19-21页 |
1.6 成熟度对甜瓜香气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1.7 SPME技术在果蔬香气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8 加工方法对水果蔬菜香气、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1.8.1 加热处理对果汁香气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1.8.2 超高压处理对果蔬汁香气的影响 | 第24页 |
1.8.3 超高压处理对微生物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1.8.4 超高压处理对食品中酶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1.8.5 辐照处理对果汁香气、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| 第27页 |
1.8.6 冷冻处理对果汁香气、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1.9 立题依据和思路 | 第28页 |
1.10 研究目标、方法、技术路线和方案 | 第28-30页 |
1.10.1 研究目标 | 第28-29页 |
1.10.2 研究方法 | 第29页 |
1.10.3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案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采用SPME方法对不同品种哈密瓜香气的分析 | 第30-41页 |
2.1 实验仪器、材料和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1.1 仪器设备 | 第30页 |
2.1.2 材料 | 第30-31页 |
2.1.3 样品处理方法 | 第31页 |
2.1.4 GC-MS参数条件及分析方法 | 第31页 |
2.1.5 Kramer顺位感官评定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0页 |
2.2.1 金皇后甜瓜香气成分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2.2 未成熟金皇后甜瓜香气成分的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2.3 伽师瓜香气成分的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2.4 86-1甜瓜香气成分的分析 | 第37页 |
2.2.5 86甜瓜香气成分的分析 | 第37-39页 |
2.2.6 Kramer感官评定结果 | 第39-40页 |
2.3 结论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加热对哈密瓜汁香气、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| 第41-56页 |
3.1 实验仪器、材料和方法 | 第42-44页 |
3.1.1 实验仪器、设备 | 第42页 |
3.1.2 材料 | 第42页 |
3.1.3 样品处理方法 | 第42-43页 |
3.1.4 GC-MS参数条件及分析方法 | 第43页 |
3.1.5 过氧化物酶的测定方法 | 第43页 |
3.1.6 微生物分离和检测方法 | 第43-44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4页 |
3.2.1 80℃、1min加热处理对金皇后瓜汁香气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3.2.2 120℃、1min加热处理金皇后瓜汁香气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3.2.3 不同加热处理对金皇后瓜汁中POD酶的影响 | 第51页 |
3.2.4 100℃热力处理对金皇后瓜汁芽孢菌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3.2.5 讨论 | 第52-54页 |
3.3 结论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冷冻对金皇后甜瓜香气、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| 第56-68页 |
4.1 实验仪器、材料和方法 | 第57-58页 |
4.1.1 实验仪器、设备 | 第57页 |
4.1.2 材料 | 第57页 |
4.1.3 样品处理方法 | 第57页 |
4.1.4 GC-MS参数条件及分析方法 | 第57-58页 |
4.1.5 酶的测定 | 第58页 |
4.1.6 细菌总数测定方法 | 第58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7页 |
4.2.1 冷冻方式和冻臧时间对金皇后甜瓜香气的影响 | 第58-65页 |
4.2.2 不同冷冻方法对金皇后瓜汁POD、PPO和LOX酶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4.2.3 冷冻对金皇后甜瓜微生物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4.2.4 讨论 | 第67页 |
4.3 结论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辐照处理对哈密瓜汁香气、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| 第68-81页 |
5.1 实验仪器、材料和方法 | 第68-71页 |
5.1.1 试验仪器、设备 | 第68-69页 |
5.1.2 材料 | 第69页 |
5.1.3 样品处理方法 | 第69页 |
5.1.4 GC-MS参数条件及分析方法 | 第69-70页 |
5.1.5 酶的测定 | 第70页 |
5.1.6 微生物分离和检测方法 | 第70-71页 |
5.1.7 Kramer顺位感官评定方法 | 第71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0页 |
5.2.1 Kramer感官分析和评定 | 第71-73页 |
5.2.2 辐照处理对金皇后瓜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| 第73-76页 |
5.2.3 辐照处理对金皇后瓜汁中POD、PPO和LOX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5.2.4 辐照处理对大肠杆菌、芽孢菌和金皇后瓜汁微生物的影响 | 第77-79页 |
5.2.5 讨论 | 第79-80页 |
5.3 结论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超高压处理对哈密瓜汁香气、酶和微生物的影响 | 第81-96页 |
6.1 实验仪器、材料和方法 | 第82-84页 |
6.1.1 材料 | 第82页 |
6.1.2 样品处理方法 | 第82页 |
6.1.3 GC-MS参数条件及分析方法 | 第82-83页 |
6.1.4 差别试验方法(Different Test) | 第83页 |
6.1.5 酶的测定 | 第83页 |
6.1.6 微生物检测方法 | 第83-84页 |
6.2 结果与讨论 | 第84-95页 |
6.2.1 超高压处理对金皇后鲜瓜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| 第84-87页 |
6.2.2 超高压处理对冷冻金皇后瓜汁香气成分的影响 | 第87-91页 |
6.2.3 超高压处理金皇后瓜汁香气的差异性评价 | 第91-92页 |
6.2.4 500MPa压力处理对速冻金皇后瓜汁酶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6.2.5 超高压处理对大肠杆菌、芽孢菌和金皇后瓜汁微生物的影响 | 第93-94页 |
6.2.6 讨论 | 第94-95页 |
6.3 结论 | 第95-96页 |
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96-98页 |
附录 | 第98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-11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