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历 | 第3-6页 |
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1 前言 | 第13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1.2.1 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1.2.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3.1 国外对NEET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3.2 国内对大学生“新失业群体”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21-22页 |
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2 对象与方法 | 第24-28页 |
2.1 调查对象 | 第24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2.1 文献研究法 | 第25页 |
2.2.2 问卷调查法 | 第25页 |
2.2.3 半结构式访谈 | 第25-26页 |
2.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4 技术路线图 | 第27-28页 |
3 结果 | 第28-44页 |
3.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| 第28页 |
3.2 大学生“新失业群体”现状 | 第28-32页 |
3.3 大学生“新失业群体”心理健康状况 | 第32-40页 |
3.4 利益相关者访谈结果 | 第40-44页 |
4 讨论 | 第44-50页 |
4.1 广西大学生“新失业群体”现状讨论 | 第44-47页 |
4.2 大学生“新失业群体”心理健康状况讨论 | 第47-49页 |
4.3 利益相关者访谈结果讨论 | 第49-50页 |
4.4 小结 | 第50页 |
5 建议 | 第50-57页 |
5.1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,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| 第50-51页 |
5.2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,提升就业择业技能 | 第51-52页 |
5.3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,提升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 | 第52-53页 |
5.4 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管理队伍,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水平 | 第53页 |
5.5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反馈监管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6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促进、失业保障相关制度 | 第54-55页 |
5.7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,提高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| 第55-56页 |
5.8 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,确保就业市场公平性 | 第56-57页 |
6 总结 | 第57-58页 |
7 研究难点与不足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附录 | 第66-76页 |
综述 | 第7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