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级对外汉语儿化教学问题
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选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范围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本体角度的汉语儿化问题研究综述 | 第13-24页 |
1.1 必读儿化词的认定 | 第13-18页 |
1.2 必读儿化词的标音方式 | 第18-20页 |
1.3 必读儿化词的书面标记方式 | 第20-21页 |
1.4 现有研究的不足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初级阶段的汉语儿化教学现状及教材的分析 | 第24-37页 |
2.1 关于目前儿化词的教学效果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2 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儿化词分析 | 第26-37页 |
2.2.1 各教材收录的儿化词不一致 | 第27-31页 |
2.2.2 同一教材汉字书面标记方式前后不一致 | 第31-35页 |
2.2.3 教材对儿化词的编排缺乏合理性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初级对外汉语儿化教学建议 | 第37-47页 |
3.1 规范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儿化词的建议 | 第37-42页 |
3.1.1 定量教学 | 第37-39页 |
3.1.2 标音方式不改变 | 第39-40页 |
3.1.3 儿化词书面标记应保证言文一致 | 第40-42页 |
3.1.4 “儿”的字号小于其他文字 | 第42页 |
3.2 教学建议 | 第42-47页 |
3.2.1 教学环境方面 | 第42-43页 |
3.2.2 教学手段的改进 | 第43-44页 |
3.2.3 对教材改进的建议 | 第44-45页 |
3.2.4 网络资源利用方面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9页 |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