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2页 |
1.1 白鲢的营养价值、养殖及加工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1.1 白鲢的营养价值 | 第16页 |
1.1.2 白鲢的养殖状况 | 第16-17页 |
1.1.3 白鲢的加工现状 | 第17页 |
1.2 明胶的概述 | 第17-18页 |
1.2.1 明胶的生产过程 | 第17页 |
1.2.2 明胶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| 第17-18页 |
1.2.3 明胶的应用 | 第18页 |
1.3 白鲢鱼皮明胶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.1 鱼明胶的提取方法 | 第19页 |
1.3.2 水产动物明胶与哺乳动物明胶的性质及应用比较 | 第19页 |
1.3.3 明胶的改性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| 第20页 |
1.4.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0页 |
1.4.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5 本实验方案流程图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白鲢鱼皮明胶酸法提取工艺的优化 | 第22-33页 |
2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2页 |
2.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22页 |
2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22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2.1 基本成分测定 | 第22页 |
2.2.2 羟脯氨酸(Hydroxyproline,HYP)含量的测定及明胶得率的计算 | 第22-23页 |
2.2.3 凝胶强度(gel strength,GS)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2.4 鱼皮预处理 | 第24页 |
2.2.5 鱼皮明胶的提取工艺流程 | 第24页 |
2.2.6 提取白鲢鱼皮明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24页 |
2.2.7 白鲢鱼皮明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2页 |
2.3.1 白鲢鱼皮基本成分 | 第25页 |
2.3.2 白鲢鱼皮明胶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| 第25-28页 |
2.3.3 白鲢鱼皮明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28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白鲢鱼皮明胶的理化性质测定 | 第33-52页 |
3.1 材料与仪器 | 第33页 |
3.1.1 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33页 |
3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3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3-37页 |
3.2.1 基本成分测定 | 第33页 |
3.2.2 凝胶强度的测定 | 第33页 |
3.2.3 黏度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3.2.4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| 第34页 |
3.2.5 聚丙烯酰胺凝胶(SDS-PAGE)电泳 | 第34页 |
3.2.6 紫外吸收光谱扫描 | 第34页 |
3.2.7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扫描 | 第34页 |
3.2.8 热变性温度的测定 | 第34页 |
3.2.9 pH的测定 | 第34页 |
3.2.10 等电点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3.2.11 扫描电镜观察 | 第35页 |
3.2.12 流变学特性分析 | 第35页 |
3.2.13 凝固点、熔点的测定 | 第35页 |
3.2.14 凝固时间的测定 | 第35页 |
3.2.15 明胶气味的感官评定 | 第35-36页 |
3.2.16 色度、透光度的测定 | 第36页 |
3.2.17 水分活度的测定 | 第36页 |
3.2.18 凝胶质构测定 | 第36页 |
3.2.19 吸湿性的测定 | 第36页 |
3.2.20 保湿性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3.2.21 起泡特性的测定 | 第37页 |
3.2.22 乳化特性的测定 | 第37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51页 |
3.3.1 基本成分 | 第37-38页 |
3.3.2 明胶的凝胶强度(GS)、黏度、pH值、等电点、水分活度及气味感官评定 | 第38-39页 |
3.3.3 明胶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| 第39-41页 |
3.3.4 明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(SDS-PAGE)电泳 | 第41页 |
3.3.5 明胶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 | 第41-42页 |
3.3.6 明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扫描 | 第42-43页 |
3.3.7 明胶的热变性温度 | 第43-44页 |
3.3.8 明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44-45页 |
3.3.9 明胶的吸湿性 | 第45-46页 |
3.3.10 明胶的保湿性 | 第46页 |
3.3.11 明胶的色度、透光度及质构 | 第46-47页 |
3.3.12 明胶的起泡特性和乳化能力 | 第47-49页 |
3.3.13 明胶的流变学特性 | 第49-51页 |
3.3.14 明胶的熔点、凝固点及凝固时间 | 第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白鲢鱼皮明胶的改性研究 | 第52-66页 |
4.1 材料与仪器 | 第52页 |
4.1.1 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52页 |
4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52页 |
4.2 实验内容与方法 | 第52-53页 |
4.2.1 物理共混改性明胶的制备 | 第52页 |
4.2.2 化学交联改姓明胶的制备 | 第52-53页 |
4.2.3 酶交联改性明胶的制备 | 第53页 |
4.2.4 热变性温度的测定 | 第53页 |
4.2.5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扫描 | 第53页 |
4.2.6 温度扫描流变学性能分析 | 第53页 |
4.2.7 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 | 第53页 |
4.2.8 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3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65页 |
4.3.1 KCl、CaCl_2改性明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扫描 | 第54-55页 |
4.3.2 卡拉胶、结冷胶改性明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扫描 | 第55页 |
4.3.3 京尼平、TG酶改性明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(FT-IR)扫描 | 第55-56页 |
4.3.4 KCl、CaCl_2改性明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6-57页 |
4.3.5 卡拉胶、结冷胶改性明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7-58页 |
4.3.6 京尼平、TG酶改性明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| 第58-59页 |
4.3.7 KCl、CaCl_2改性明胶的温度扫描 | 第59-60页 |
4.3.8 卡拉胶、结冷胶改性明胶的温度扫描 | 第60-61页 |
4.3.9 京尼平、TG酶改性明胶的温度扫描 | 第61-62页 |
4.3.10 改性明胶的熔点 | 第62-63页 |
4.3.11 改性明胶的凝固点 | 第63-64页 |
4.3.12 改性明胶的热变性温度 | 第64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66-67页 |
5.2 创新之处 | 第67页 |
5.3 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