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学生语序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--以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一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1.3.1 本体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对象介绍 | 第13-16页 |
1.4.1 国际大学概要 | 第13-14页 |
1.4.2 学生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4.3 语料来源 | 第15-16页 |
二 语序偏误分析 | 第16-36页 |
2.1 定语语序偏误 | 第16-19页 |
2.1.1 名词性短语做定语的语序偏误 | 第17页 |
2.1.2 形容词性短语作定语的语序偏误 | 第17-18页 |
2.1.3 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语序偏误 | 第18页 |
2.1.4 介词短语作定语的语序偏误 | 第18-19页 |
2.1.5 多层定语的语序偏误 | 第19页 |
2.2 状语语序偏误 | 第19-29页 |
2.2.1 副词作状语的语序偏误 | 第20-24页 |
2.2.2 形容词、代词作状语的语序偏误 | 第24-26页 |
2.2.3 介词结构作状语的语序偏误 | 第26-29页 |
2.3 补语语序偏误 | 第29-31页 |
2.3.1 数量补语语序偏误 | 第29-30页 |
2.3.2 结果补语语序偏误 | 第30页 |
2.3.3 趋向补语语序偏误 | 第30页 |
2.3.4 程度补语语序偏误 | 第30-31页 |
2.4 主谓—动宾语序偏误 | 第31-32页 |
2.4.1 主谓语序偏误 | 第31-32页 |
2.4.2 动宾语序偏误 | 第32页 |
2.5 其他语序偏误 | 第32-36页 |
2.5.1 虚词语序偏误 | 第33-34页 |
2.5.2 特殊句式中的语序偏误 | 第34-36页 |
三 语序偏误原因分析 | 第36-43页 |
3.1 语际迁移 | 第36-39页 |
3.1.1 英语语际迁移 | 第36-37页 |
3.1.2 孟加拉语语际迁移 | 第37-38页 |
3.1.3 印地语语际迁移 | 第38-39页 |
3.2 语内迁移 | 第39-40页 |
3.3 交际策略 | 第40页 |
3.3.1 回避 | 第40页 |
3.3.2 预先制作的模式 | 第40页 |
3.3.3 认知和人格特点 | 第40页 |
3.4 学习环境 | 第40-43页 |
3.4.1 课堂环境 | 第40-41页 |
3.4.2 教师 | 第41页 |
3.4.3 教材 | 第41页 |
3.4.4 社会环境 | 第41-43页 |
四 语序教学建议 | 第43-46页 |
4.1 对教学主体的建议 | 第43-44页 |
4.1.1 对学生的建议 | 第43页 |
4.1.2 对教师的建议 | 第43-44页 |
4.2 对教材的建议 | 第44-45页 |
4.3 针对性建议 | 第45-46页 |
4.3.1 加强状语教学 | 第45页 |
4.3.2 重视介词教学 | 第45页 |
4.3.3 重视特殊句式 | 第45-46页 |
五 结语 | 第46-47页 |
附录 | 第47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