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泛义动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应对策略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2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对象第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1.4 语料来源第11-12页
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第12-23页
    2.1 泛义动词的名称问题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“做、弄、搞”是泛义动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“做、弄、搞”是形式化动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“做、弄、搞”是轻动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“做、弄、搞”是虚义动词第15-17页
    2.2 泛义动词本体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2.3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个案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“做”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“弄”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“搞”的研究第20页
    2.4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对比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2.5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对外汉语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分析第23-46页
    3.1 “做、弄、搞”整体情况的统计分析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“按字查询”条件下“做、弄、搞”在证书级别中的整体情况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“按词查询”条件下“做、弄、搞”在证书级别中的整体情况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小结第28-29页
    3.2 “做、弄、搞”各自偏误情况的统计分析第2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A级证书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B级证书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C级证书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无证书级别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4-46页
第4章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原因和教学应对策略第46-51页
    4.1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偏误原因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来自词典和教材的原因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来自教师的原因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来自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原因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来自学生回避型学习策略的原因第49页
    4.2 “做、弄、搞”的教学应对策略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教材方面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教师方面第50-51页
第5章 结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作者简介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以部件为核心的对外汉字课堂教学设计
下一篇:乔亿诗学批评考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