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留学生歇后语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能够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5 语料来源第14-16页
第二章 歇后语的特征第16-24页
    2.1 歇后语的语法特征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歇后语的句式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歇后语的语法功能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歇后语的语义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双关性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多义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方言性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歇后语的语用特征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歇后语的语用功能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歇后语的语境观第21-24页
第三章 留学生歇后语使用偏误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3.1 歇后语偏误的主要类型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语法偏误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语义偏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语用偏误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歇后语偏误的成因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歇后语自身的复杂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对歇后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第30-32页
第四章 歇后语教学对策第32-46页
    4.1 歇后语语法教学对策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归纳法教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构词法教学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模仿法教学第34-35页
    4.2 歇后语的语义教学对策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语素教学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语义层次分析法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语源探究法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歇后语的语用教学对策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结合语用知识教学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结合语境教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结合文化教学第43-46页
第五章 歇后语教学设计第46-58页
    5.1 教学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用性原则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通俗性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趣味性原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知识性原则第47页
    5.2 教学模式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集中教学模式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个别教学模式第48页
    5.3 教学对象第48页
    5.4 教学内容第48页
    5.5 教学目标第48-49页
    5.6 教学重难点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教学重点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教学难点第49页
    5.7 教学方案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导入环节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讲授环节第50-54页
    5.8 歇后语练习第54-56页
    5.9 教学评估与反思第56-58页
第六章 结语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产抵质押增信视域下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研究
下一篇:多项目管理方法在视频分析技术企业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