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3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22页 |
| ·白酒酿造用大曲的概述 | 第13-15页 |
| ·大曲简介 | 第13页 |
| ·大曲的分类和功能 | 第13-14页 |
| ·大曲的组分 | 第14-15页 |
| ·大曲的微生物区系 | 第14-15页 |
| ·大曲的物系和酶系 | 第15页 |
| ·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| ·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| ·16S rDNA 克隆文库法在细菌群落结构中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| ·ITS 基因克隆文库法在真菌群落结构中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、内容、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| 2 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组成及差异比较 | 第22-41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| ·试验样品 | 第22页 |
| ·试剂与器材 | 第22-23页 |
| ·溶液与培养基配制 | 第23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3-26页 |
| ·大曲样品采集 | 第23页 |
| ·大曲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| 第23-24页 |
| ·DNA 质量检测 | 第24页 |
| ·细菌 16S rRNA 基因的获取 | 第24页 |
| ·细菌 16S rRNA 基因 PCR 扩增 | 第24页 |
| ·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 | 第24页 |
| ·大曲细菌 16S rDNA 克隆文库构建 | 第24-25页 |
| ·DNA 片段连接 T 载体 | 第24-25页 |
| ·大肠杆菌 E.coli DH5α感受态转化 | 第25页 |
| ·菌落 PCR 检测阳性克隆子 | 第25页 |
| ·阳性克隆子的 RFLP 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1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| 第26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细菌 16S rDNA 的获取 | 第26-27页 |
| ·阳性克隆子检测及 RFLP 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细菌 16S rDNA 克隆文库评估 | 第28-29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29-37页 |
| ·清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29-32页 |
| ·浓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32-36页 |
| ·酱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36-37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比较 | 第37-39页 |
| 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3 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组成及差异比较 | 第41-53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41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真菌 ITS 基因的获取 | 第41页 |
| ·真菌 ITS 基因 PCR 扩增 | 第41页 |
| ·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 | 第41页 |
| ·大曲真菌 ITS 基因克隆文库构建 | 第41页 |
| ·阳性克隆子的 RFLP 分析 | 第41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3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真菌 ITS 基因的获取 | 第42页 |
| ·阳性克隆子检测及 RFLP 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真菌 ITS 基因克隆文库评估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44-50页 |
| ·清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44-46页 |
| ·浓香型及酱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| 第46-50页 |
| ·不同香型大曲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比较 | 第50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4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6页 |
| 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·展望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