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31页 |
·黄粉虫概述 | 第12-19页 |
·黄粉虫生物学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黄粉虫营养价值 | 第13-16页 |
·黄粉虫在各不同研究领域的利用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黄粉虫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| 第18-19页 |
·黄粉虫食品开发前景 | 第19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| 第19-29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 | 第19-21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| 第21-22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| 第27-29页 |
·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9-31页 |
·研究目的意义 | 第29页 |
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黄粉虫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| 第31-4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31页 |
·材料 | 第31页 |
·试剂 | 第31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3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1-34页 |
·黄酮提取量的测定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黄粉虫黄酮的提取工艺 | 第32页 |
·提取溶剂的选择 | 第32页 |
·黄粉虫黄酮的提取方法 | 第32-3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7页 |
·黄粉虫黄酮鉴定和波长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提取溶剂的选择 | 第35页 |
·热回流浸提黄粉虫黄酮单因素试验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热回流浸提黄粉虫黄酮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粉虫黄酮单因素试验结果 | 第38-41页 |
·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粉虫黄酮中心组合(Box-Behnken)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黄粉虫黄酮工艺研究 | 第48-5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8页 |
·材料 | 第48页 |
·试剂 | 第4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4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8-51页 |
·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| 第48页 |
·黄粉虫黄酮粗提液制备 | 第48-49页 |
·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 | 第49页 |
·XDA-1 型树脂动态吸附、解吸试验 | 第49-50页 |
·黄粉虫黄酮纯度的测定方法 | 第50页 |
·纯化后黄粉虫黄酮类化合物初步定性鉴定 | 第50-5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6页 |
·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结果 | 第51-53页 |
·XDA-1 型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试验 | 第53-56页 |
·纯化后黄粉虫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定性检测 | 第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纯化后黄粉虫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| 第58-64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58页 |
·材料 | 第58页 |
·试剂 | 第5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5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8-60页 |
·黄粉虫黄酮粗提物和精提物溶液的制备 | 第58-59页 |
·黄粉虫黄酮粗提物和精提物抗氧化试验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3页 |
·总还原力测定结果 | 第60页 |
·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结果 | 第60-61页 |
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结果 | 第61-62页 |
·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的结果 | 第62-63页 |
·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64-66页 |
·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讨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