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谷类制食品论文--稻米制食品论文

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大米储藏期识别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大米储藏过程中的变化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营养成分的变化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感官品质变化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大米陈化的检测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感官评定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理化指标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仪器分析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嗅觉可视化技术第16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二章 大米陈化过程特征气体的分析第20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同储藏期大米挥发性物质的分析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大米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大米挥发性气体的方差分析第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 特异性色敏材料筛选及显色机理分析第32-5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己醛敏感的色敏材料的选择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数据处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结果与讨论第35-40页
    3.3 己醛与色敏材料的反应机理分析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卟啉类化合物和氟硼吡咯类化合物与己醛反应机理的比较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取代基的氟硼吡咯与己醛反应机理的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 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大米储藏期识别第50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交互敏感传感器第51-52页
    4.3 数据处理第52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大米交互敏感传感器的构建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底材料的选择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反应时间优化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反应温度优化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色敏传感器的响应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主成分分析(LDA)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线性判别法(LDA)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8 K最近邻法(KNN)第61-6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-66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63-64页
    5.2 研究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在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
在研期间参加的课题第73-74页
附录第74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设计研究
下一篇:基于色敏传感器—可见/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小麦霉变检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