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量词“条、根、支、只”的认知分析与教学建议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(一)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选题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量词的偏误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.量词的认知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(三)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(四)研究理论及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(五)语料来源第14-15页
一 量词偏误的类型第15-21页
    (一)量词误代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泛用量词“个”的误代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同音量词的误代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意义相近量词的误代第17页
    (二)量词书写方面的偏误第17-18页
    (三)量词的句位不当第18-19页
    (四)量词误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不需要量词而误加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只需要一个量词而误加第19-20页
    (五)量词遗漏第20-21页
二 量词偏误的原因第21-26页
    (一)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第21-22页
    (二)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学习策略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交际策略的影响第23页
    (三)学习环境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(四)汉语中量词的复杂性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第24页
    (五)汉语量词本体研究薄弱第24-26页
三 量词“条、根、支、只”的认知分析第26-34页
    (一)量词“条”的认知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(二)量词“根”的认知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(三)量词“支”的认知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(四)量词“只”的认知分析第31-34页
四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建议第34-39页
    (一)运用范畴化理论建立不同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5-36页
    (二)运用隐喻理论解释不同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6-37页
    (三)运用转喻理论解释不同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7页
    (四)运用常规意象理论解释不同名词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7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附录一:HSK 语料库中量词的偏误情况统计表第42-43页
致谢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转折连词常见错误分析
下一篇:中华文化引入对外汉字字源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