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| 第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5页 |
一、会意字界定 | 第10-13页 |
二、对外汉语语素教学的本位观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| 第15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二、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第四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一、研究理论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《发展汉语(第二版)》初、中级综合教材介绍 | 第17-22页 |
第一节 教材体例介绍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教材内容介绍 | 第19-22页 |
一、词语学习 | 第19-20页 |
二、走进课文 | 第20页 |
三、课后练习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会意字形义联系与汉语语素意义习得的关系 | 第22-31页 |
第一节 教材中会意字所记录的语素意义的类别 | 第22-27页 |
一、教材中会意字记录的语素为单义位 | 第22-23页 |
二、教材中会意字记录的语素为多义位 | 第23-27页 |
第二节 会意字的构字意图与记录的语素义的关系 | 第27-31页 |
一、会意字构字意图与记录的语素义相等 | 第27-28页 |
二、会意字的构字意图与记录的语素义相关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会意字形体信息的教学操作和反思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教学操作 | 第31-34页 |
一、教学原则 | 第31-32页 |
二、针对会意字构字意图与记录的语素义关系的教学策略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教学反思和总结 | 第34-37页 |
一、会意字的构字意图提供的意义信息是有限的 | 第34-35页 |
二、语境对语素义习得有重要作用 | 第35-36页 |
三、小结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附录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