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学生短期班初级口语强化课教学实践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初级汉语口语课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6页 |
一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二、以教师的课堂活动分析为主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三、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四、明德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研究思路 | 第16-19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三、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第一章 教学背景介绍 | 第19-28页 |
第一节 教学对象介绍 | 第19-22页 |
一、韩国初级班学生基本情况介绍 | 第19-20页 |
二、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目的 | 第20页 |
三、韩国学生个体特征分析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教材介绍 | 第22页 |
一、教材分析 | 第22页 |
二、教材中口语话题设置情况 | 第22页 |
第三节 课程介绍 | 第22-28页 |
一、课程特点介绍 | 第22-25页 |
二、教学内容介绍 | 第25-26页 |
三、教学原则介绍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初级汉语口语强化课课堂教学实践过程 | 第28-50页 |
第一节 生词复习及相关词汇扩充 | 第28-35页 |
一、生词复习 | 第28-33页 |
二、相关词汇扩充 | 第33-35页 |
第二节 提问内容和回答内容 | 第35-44页 |
一、提问内容 | 第35-40页 |
二、回答内容 | 第40-44页 |
第三节 口语表达 | 第44-45页 |
一、根据问题回答过程 | 第45页 |
二、脱离问题表达过程 | 第45页 |
第四节 以第十四课《体育健身》为主题的教学环节 | 第45-50页 |
一、复习导入 | 第45-46页 |
二、相关词汇扩充 | 第46页 |
三、根据问题回答 | 第46-48页 |
四、脱离问题表达 | 第48页 |
五、总结 | 第48-50页 |
第三章 学生口语水平前后对比分析 | 第50-64页 |
第一节 学生入学前口语水平分析 | 第50-51页 |
一、学生掌握词汇量 | 第50页 |
二、句型掌握情况 | 第50-51页 |
三、学生想说而不会说的现状 | 第51页 |
四、省略入学前水平测试的原因 | 第51页 |
第二节 学生学期中口语水平分析 | 第51-57页 |
一、清晰度 | 第52-53页 |
二、准确度 | 第53-54页 |
三、连贯性 | 第54-57页 |
第三节 学生学期末口语水平分析 | 第57-62页 |
一、清晰度 | 第57-58页 |
二、准确度 | 第58-59页 |
三、连贯性 | 第59-62页 |
第四节 学生口语水平的总体趋势和个别现象 | 第62-64页 |
一、学生口语水平的总体趋势 | 第62-63页 |
二、学生成绩出现的个别现象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 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 | 第64-69页 |
第一节 教学反思 | 第64-67页 |
一、试卷测试形式 | 第64-65页 |
二、调查问卷 | 第65页 |
三、教学结束后发现的问题或更好的教学方法 | 第65-67页 |
第二节 经验总结 | 第67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88页 |
附录1《汉语口语速成》基础篇多音字 | 第74-77页 |
附录2 口语强化课期中考试试卷 | 第77-80页 |
附录3 口语强化课期末考试试卷 | 第80-84页 |
附录4 汉语初级水平韩国留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| 第84-87页 |
附录5 韩国亚神大学暑期团笔者担任班级课程表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