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1.1 自由基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1.1 自由基的产生及危害 | 第11页 |
1.1.2 人体自由基清除的途径 | 第11-12页 |
1.2 食品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2.1 抗氧化性的定义 | 第12页 |
1.2.2 几种食品抗氧化研究进展及对人体的作用 | 第12-14页 |
1.2.2.1 醋的抗氧化研究进展及对人体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1.2.2.2 蛹虫草的抗氧化研究进展及对人体的作用 | 第13页 |
1.2.2.3 西伯利亚灵芝粉的抗氧化研究进展及对人体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3 人体电生理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1.3.1 电生理概述 | 第14页 |
1.3.2 经络电学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3.3 经络穴位与活性氧自由基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.4 基于活性氧自由基电学的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.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本课题的意义与特色 | 第17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33页 |
2.1 志愿者十二条经络24小时电压的监测 | 第17-19页 |
2.1.1 主要材料与仪器 | 第17页 |
2.1.2 实验对象的筛选 | 第17-18页 |
2.1.3 测量穴位的确定 | 第18页 |
2.1.4 志愿者经络穴位电压的监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1.5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9页 |
2.2 食品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作用 | 第19-33页 |
2.2.1 不同年份、品种的醋的抗氧化性对经络电压的短期作用 | 第20-23页 |
2.2.1.1 主要材料、试剂和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.1.2 不同年份、品种的醋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| 第21页 |
2.2.1.3 粒径分布、光散射强度、多分散系数的测定 | 第21-22页 |
2.2.1.4 实验对象的筛选 | 第22页 |
2.2.1.5 测量经络穴位的确定 | 第22页 |
2.2.1.6 志愿者经络穴位电压的测定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1.1.7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2.2.2 蛹虫草的抗氧化性对经络电压的长期作用 | 第23-29页 |
2.2.2.1 主要材料、试剂和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.2.2 蛹虫草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| 第24-27页 |
2.2.2.3 蛹虫草的SDS-PAGE电泳 | 第27-28页 |
2.2.2.4 实验对象的筛选 | 第28页 |
2.2.2.5 测量经络穴位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2.2.2.6 志愿者经络穴位电压的测定方法 | 第29页 |
2.2.3.7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9页 |
2.2.3 西伯利亚灵芝粉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长期作用 | 第29-33页 |
2.2.3.1 主要材料、试剂和仪器 | 第29-30页 |
2.2.3.2 西伯利亚灵芝粉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| 第30-31页 |
2.2.3.3 实验对象的筛选 | 第31页 |
2.2.3.4 测量经络穴位的确定 | 第31页 |
2.2.3.5 志愿者经络穴位电压的测定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2.3.6 志愿者匹茨堡睡眠质量的调查 | 第32页 |
2.2.3.7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69页 |
3.1 志愿者十二条经络24小时电压监测结果 | 第33-45页 |
3.1.1 手阙阴心包经 | 第33-34页 |
3.1.2 手少阳三焦经 | 第34-35页 |
3.1.3 手少阴心经 | 第35-36页 |
3.1.4 手太阳小肠经 | 第36-37页 |
3.1.5 手太阴肺经 | 第37-38页 |
3.1.6 手阳明大肠经 | 第38-39页 |
3.1.7 足少阴肾经 | 第39-40页 |
3.1.8 足太阳膀胱经 | 第40-41页 |
3.1.9 足太阴脾经 | 第41-42页 |
3.1.10 足阳明胃经 | 第42-43页 |
3.1.11 足太阴肝经 | 第43-44页 |
3.1.12 足少阳胆经 | 第44-45页 |
3.2 志愿者十二条经络24小时电压监测结果小结与讨论 | 第45-47页 |
3.2.1 电压范围及分布特点 | 第45-46页 |
3.2.2 经络两侧电压变化的差异比较 | 第46页 |
3.2.3 经络电压变化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| 第46-47页 |
3.3 食品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作用结果 | 第47-68页 |
3.3.1 不同年份、品种的醋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短期作用结果 | 第47-52页 |
3.3.1.1 不同浓度下的醋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结果 | 第47-48页 |
3.3.1.2 不同pH值下的醋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结果 | 第48-49页 |
3.3.1.3 粒径、光散射强度、多分散系数测定结果 | 第49-50页 |
3.3.1.3 肝经、胆经、脾经和胃经对六年陈醋、白醋的响应结果 | 第50-52页 |
3.3.2 不同年份、品种的醋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短期作用的讨论 | 第52页 |
3.3.3 蛹虫草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长期作用结果 | 第52-58页 |
3.3.3.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| 第52-55页 |
3.3.3.2 肺、肾、肝、脾经络对蛹虫草的响应情况及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55-58页 |
3.3.4 蛹虫草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长期作用讨论 | 第58-61页 |
3.3.4.1 蛹虫草的抗氧化性 | 第58-60页 |
3.3.4.2 蛹虫草对经络电压的作用及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60-61页 |
3.3.5 西伯利亚灵芝粉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长期作用结果 | 第61-65页 |
3.3.5.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| 第61-62页 |
3.3.5.2 十二条经络电压对西伯利亚灵芝粉的响应结果 | 第62-64页 |
3.3.5.3 志愿者匹茨堡睡眠质量调查结果 | 第64-65页 |
3.3.6 西伯利亚灵芝粉的抗氧化性对人体经络电压的长期作用讨论 | 第65-6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4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9-70页 |
4.2 主要创新点 | 第70页 |
4.3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