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微生物学论文

原壳小球藻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和ζ-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分析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符号说明第13-14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-23页
    1.1 类胡萝卜素的特性和生物合成途径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类胡萝卜素的理化特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类胡萝卜素的功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小球藻的概述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小球藻的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小球藻培养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小球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1.3 小球藻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-23页
第2章 原壳小球藻 PDS ZDS 基因的克隆第23-73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试剂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藻株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株与质粒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酶与化学试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实验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溶液的配制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方法第26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藻种的培养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原壳小球藻总 RNA 的抽提和检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原壳小球藻总 DNA 的抽提和检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PDS ZDS 基因克隆的引物设计与合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PDS ZDS 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(RT-PCR)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3’-RACE 获得目的基因的 3’端片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5’-RACE 获得目的基因的 5’端片段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PDS ZDS 基因开放阅读框(ORF)和 DNA 全长的克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PDS ZDS 全长 cDNA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2.3 原壳小球藻总 RNA DNA 的提取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2.4 PDS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结果第44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PDS 基因 cDNA 核心片段和 RACE 扩增的结果和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原壳小球藻的 PDS 基因全长 cDNA DNA 的确定及序列特征分析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DS 蛋白质序列多重比对和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PDS 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PDS 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2.5 ZDS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结果第56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ZDS 基因 cDNA 核心片段和 RACE 扩增的结果和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ζ-胡萝卜素脱氢酶(ZDS)基因全长 cDNA 和 DNA 序列的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ZDS 蛋白质序列多重比对和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ZDS 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ZDS 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2.6 讨论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PDS ZDS 基因的克隆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PDS ZDS 基因核酸序列的分析与讨论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PDS ZDS 基因蛋白序列的分析与讨论第70-73页
第3章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的原核表达及活性分析第73-88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试剂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菌株与质粒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酶和化学试剂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仪器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溶液配制第74-75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大肠杆菌 E.coli DH5 α和 BL21(DE3)感受态的制备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质粒的转化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质粒 DNA 的小量提取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DS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连接产物的菌落 PCR 鉴定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SDS-PAGE 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Western blot 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PDS 蛋白的原核表达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PDS 蛋白的颜色互补实验第81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81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纯化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DS 基因片段及 pET28a 质粒的双酶切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DS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pET-PDS 的构建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SDS-PAGE 分析 PDS 蛋白原核表达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Western blot 分析 PDS 蛋白原核表达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PDS 蛋白活性验证(颜色互补实验)第85-86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86-88页
第4章 PDS 基因的真核表达第88-106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仪器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菌株植株与质粒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酶及化学试剂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仪器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溶液配制第88-89页
    4.2 方法第89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藻细胞的预培养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固体培养基中原壳小球藻对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液体培养基中原壳小球藻对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植物表达载体 pHB-PDS 的构建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植物表达载体 pHB-PDS 转化农杆菌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农杆菌法转化小球藻及其检测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第94-95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95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藻细胞浓度(C)与藻液光密度(OD440)值之间的相关性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固体培养基中原壳小球藻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浓度的 G418 对液体培养中原壳小球藻的抑制效应测定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 PDS 的克隆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植物表达载体 pHB-PDS 的构建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植物表达载体 pHB-PDS 转化根癌农杆菌 GV1301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小球藻的遗传转化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及再生第101-102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102-10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06-10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106-10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107-108页
参考文献第108-116页
附录 1: PDS 基因的 cDNA 及 DNA 序列第116-120页
附录 2: ZDS 基因的 cDNA 及 DNA 序列第120-124页
附录 3:常用载体的图谱第124-127页
致谢第127-12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的学术论文第128页
已登录 GENBANK 的基因第128-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宁波镇海“村改居”研究
下一篇:不同光照强度、营养元素与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生长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