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arct | 第3-6页 |
绪论 | 第6-9页 |
(一)选题目的 | 第6页 |
(二)选题意义 | 第6-7页 |
(三)研究方法 | 第7页 |
(四)理论依据 | 第7-9页 |
一、可能补语偏误研究综述 | 第9-17页 |
(一)可能补语泛国别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(二)可能补语国别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(三)小结 | 第12-13页 |
(四)可能补语知识点在几种教材中的分布说明及对比分析 | 第13-17页 |
二、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类型分析及原因探究 | 第17-32页 |
(一)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语料 | 第17-19页 |
(二)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例句类型 | 第19-24页 |
1.回避使用可能补语 | 第19-20页 |
2.可能补语基本结构的偏误 | 第20-21页 |
3.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误用 | 第21-22页 |
4.能愿动词与可能补语误用 | 第22-24页 |
(三) 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内外因探究 | 第24-32页 |
1. 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内因探究 | 第24-30页 |
(1)可能补语的基本语法结构 | 第24-26页 |
(2)可能补语与能愿动词“能/不能”的区别及俄语负迁移影响 | 第26-29页 |
(3)区分动宾结构与动补结构 | 第29-30页 |
2.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偏误外因探究 | 第30-32页 |
(1)目的语知识的认知难度影响学生的习得 | 第30页 |
(2)教学因素 | 第30-31页 |
(3)学生的个人因素及学习策略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三、中亚及俄罗斯留学生可能补语教学对策及思路 | 第32-41页 |
(一)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调整 | 第32-35页 |
1.初级阶段 | 第32-33页 |
2.中级阶段 | 第33-34页 |
3.高级阶段 | 第34-35页 |
(二)教学方面 | 第35-37页 |
1.遵循科学的教学顺序 | 第35页 |
2.将语境理论融入教学 | 第35-36页 |
3.教师鼓励引导学生使用可能补语 | 第36页 |
4.实施词汇化教学 | 第36-37页 |
5. 加强可能补语语义、语用的教学 | 第37页 |
6.加强汉语各语言点之间的讲解 | 第37页 |
(三)教学思路 | 第37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