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蒙程度副词对比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第三节 教学问题研究 | 第10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一、文献分析法 | 第10页 |
二、对比法 | 第10-11页 |
三、偏误分析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汉语和蒙语程度副词 | 第12-21页 |
第一节 汉语程度副词的界定和分类 | 第12-14页 |
一、程度副词的数量 | 第12页 |
二、程度副词的语义分类 | 第12-14页 |
三、程度副词的句法功能分类 | 第14页 |
第二节 蒙语副词的范围和分类 | 第14-19页 |
第三节 蒙语程度副词的界定和分类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汉蒙程度副词句法功能对比 | 第21-32页 |
第一节 汉蒙程度副词句法功能的相同之处 | 第21-25页 |
一、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 | 第21-22页 |
二、程度副词修饰动词 | 第22-25页 |
第二节 汉蒙程度副词句法功能的不同之处 | 第25-32页 |
一、汉语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名词 | 第25-29页 |
二、蒙古程度副词修饰其他此类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蒙古学生习得程度副词问题的研究 | 第32-39页 |
第一节 偏误类型 | 第32-35页 |
一、遗漏偏误 | 第32页 |
二、错选偏误 | 第32-34页 |
三、错序偏误 | 第34页 |
四、多余偏误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产生偏误的原因 | 第35-39页 |
一、母语负迁移 | 第35-37页 |
二、程度副词本身特点而产生的偏误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蒙古学生学习程度副词的教学对策 | 第39-41页 |
第一节 重视用法功能上的差异 | 第39页 |
第二节 重视程度副词与其搭配成分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改革教材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后记 | 第44-4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