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师生体距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相关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特征总结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5-17页
2 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体距的计算与测量第17-26页
    2.1 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体距的定义与计算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体距的测量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体距计量结果第19-22页
    2.4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第22-25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25-26页
3 学生对于课堂中师生体距的态度第26-36页
    3.1 调查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态度第27-28页
    3.3 不同文化的学生的态度第28-33页
    3.4 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的态度第33-34页
    3.5 不同培养目标下学生的态度第34-35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35-36页
4 教师对于课堂中师生体距的态度第36-42页
    4.1 不同年龄的教师的态度第36-37页
    4.2 不同性别教师的态度第37-38页
    4.3 长期在国内教学和有海外教学经验的教师的态度第38-39页
    4.4 教师中的新手和老手的态度第39-41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1-42页
5 不同师生体距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意义第42-47页
    5.1 对外汉语课堂中不同师生体距产生的原因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客观原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观原因第43-44页
    5.2 师生体距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第44-47页
6 结束语第47-49页
    6.1 创新点第47页
    6.2 不足与展望第47-49页
附录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基于分层模型的农业生境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