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谷类制食品论文--面粉制食品论文

植物乳杆菌发酵大麦粉—小麦粉复合挂面的研制及功能初探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缩写注释第9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大麦概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大麦营养成分与功能特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微生物发酵全谷物的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大麦面制品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 1.2 营养功能型挂面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营养功能型挂面的类型与发展趋势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淀粉与挂面品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挂面品质的评价与改良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1.3 代谢综合征与膳食干预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代谢综合征的膳食干预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代谢综合征与谷物淀粉的消化特性第22-23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页
    1.5 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5页
第二章 发酵大麦粉对挂面品质的影响与复合挂面配方优化第25-5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2.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材料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及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法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制备FB粉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小麦粉与FB粉主要成分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制备挂面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挂面pH值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挂面蒸煮品质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挂面质构特性的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挂面感官品质的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挂面微观结构的测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挂面配方的单因素试验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0 挂面配方的响应面试验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0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FB粉和小麦粉主要成分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FB粉添加量对挂面蒸煮品质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FB粉添加量对挂面质构特性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FB粉添加量对挂面感官品质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FB粉添加量对挂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各单因素对FBWN品质的影响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响应面试验交互作用效应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最佳配方的优化验证第47-4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8-51页
第三章 发酵大麦粉中淀粉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第51-6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1页
    3.2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材料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仪器及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小麦粉与FB粉的淀粉含量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小麦粉与FB粉淀粉微观结构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FB-小麦混合粉的色泽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FB-小麦混合粉糊化特性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制备挂面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挂面淀粉含量的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挂面淀粉的体外模拟消化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挂面淀粉消化模型的建立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数据统计分析第53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FB粉和小麦粉淀粉含量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FB粉与小麦粉的淀粉微观结构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FB粉添加量对混合粉色泽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FB粉添加量对混合粉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FB粉添加量对挂面总淀粉和可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FB粉添加量对挂面淀粉水解率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FB粉添加量对挂面EGI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四章 发酵大麦粉-小麦粉复合挂面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第61-8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1页
    4.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对象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受试产品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研究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资料收集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数据处理第6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4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总体情况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膳食干预前二组志愿者的相关项目指标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膳食干预对志愿者各项指标的影响第67-8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5-87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85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85-87页
致谢第87-89页
附录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3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胡萝卜丁干法杀青及干燥技术研究
下一篇:超声波对镇江香醋的催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