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汉语委婉语概述 | 第12-23页 |
第一节 汉语委婉语的定义和分类 | 第12-16页 |
一、关于汉语委婉语的界定 | 第12-14页 |
二、关于汉语委婉语的分类 | 第14-16页 |
第二节 汉语委婉语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| 第16-20页 |
一、汉语委婉语的构成 | 第16-19页 |
二、汉语委婉语的主要特征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汉语委婉语的主要功能 | 第20-23页 |
一、避讳功能 | 第20-21页 |
二、礼貌功能 | 第21页 |
三、雅化功能 | 第21页 |
四、掩饰功能 | 第21-22页 |
五、褒抑功能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委婉语的意义及现状 | 第23-37页 |
第一节 委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| 第23-27页 |
一、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 | 第25页 |
二、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委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7页 |
一、委婉语教学的现状 | 第27-31页 |
二、委婉语教学的缺失 | 第31-37页 |
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建议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| 第37-39页 |
一、委婉语教学应与文化背景介绍相结合 | 第37-38页 |
二、强调委婉语的功能意义 | 第38页 |
三、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| 第39-42页 |
一、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二、掌握恰当的委婉语学习方法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| 第42-45页 |
一、将文化教学的内容贯穿教学过程 | 第42-43页 |
二、选择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料 | 第43页 |
三、添加相应的委婉语的练习题 | 第43页 |
四、在章节末尾加进委婉语实践环节 | 第43-44页 |
五、选择的委婉语要与时俱进 | 第44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