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高频PIV技术浅水域船底水流结构及其阻力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0页 |
1.2.1 浅水域船舶阻力 | 第13-15页 |
1.2.2 水流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2.3 PIV应用于船舶精细流场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1.3.1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试验布置及设备 | 第22-35页 |
2.1 试验布置 | 第22-23页 |
2.2 试验水流控制系统 | 第23-27页 |
2.2.1 试验水槽 | 第23页 |
2.2.2 流量控制 | 第23-24页 |
2.2.3 水位监测 | 第24-26页 |
2.2.4 水流控制系统稳定性检验 | 第26-27页 |
2.3 试验船模 | 第27-28页 |
2.4 试验水流条件 | 第28-29页 |
2.5 PIV流速测量系统 | 第29-34页 |
2.5.1 PIV技术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5.2 PIV系统组成 | 第30-33页 |
2.5.3 试验图像采集 | 第33-34页 |
2.6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浅水域船底水流时均特性 | 第35-55页 |
3.1 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| 第35-38页 |
3.1.1 统计方法比较 | 第35-36页 |
3.1.2 样本容量的确定 | 第36-38页 |
3.2 摩阻流速的确定 | 第38-39页 |
3.3 时均流速分布 | 第39-45页 |
3.3.1 无船时明渠水流垂线流速分布 | 第39-40页 |
3.3.2 浅水域船底水流垂线流速分布 | 第40-45页 |
3.4 雷诺应力沿垂线分布 | 第45-50页 |
3.4.1 雷诺方程理论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4.2 各工况雷诺应力分布 | 第47-50页 |
3.5 紊流度 | 第50-53页 |
3.6 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浅水域船底瞬时流场特性 | 第55-77页 |
4.1 脉动流速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2 Q结构分布及运动特性 | 第57-67页 |
4.2.1 Q结构在二维流场中的分布 | 第57-60页 |
4.2.2 Q结构沿水深的分布特性 | 第60-62页 |
4.2.3 Q结构对雷诺应力的贡献 | 第62-63页 |
4.2.4 Q4结构瞬态运动过程 | 第63-67页 |
4.3 横向涡形态特征 | 第67-72页 |
4.3.1 涡的形状 | 第67-68页 |
4.3.2 涡的位置 | 第68-70页 |
4.3.3 涡的旋转方向 | 第70页 |
4.3.4 涡的倾斜方向 | 第70-72页 |
4.4 涡运动特征分析 | 第72-75页 |
4.4.1 涡结构识别 | 第72页 |
4.4.2 发夹涡包结构 | 第72-75页 |
4.5 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五章 浅水域船模航行阻力特性 | 第77-84页 |
5.1 平板边界层理论 | 第77-78页 |
5.2 浅水域船模阻力特性 | 第78-83页 |
5.2.1 浅水域船模阻力理论推导 | 第78-80页 |
5.2.2 阻力特性分析 | 第80-83页 |
5.3 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7页 |
6.1 结论 | 第84-85页 |
6.2 展望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