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井茶香气质量评价电子鼻辅助方法研究
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27页 |
·绿茶香气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·绿茶特征香气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茶叶香气的提取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顶空吸附法 | 第13页 |
·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| 第13页 |
·常压水蒸气蒸馏并同时萃取法 | 第13-14页 |
·减压蒸馏萃取法 | 第14页 |
·固相微萃取法 | 第14-15页 |
·影响绿茶香气质量的因素 | 第15-23页 |
·品种 | 第15-17页 |
·栽培条件和生态环境 | 第17-18页 |
·加工工艺 | 第18-22页 |
·鲜叶的采摘和摊放 | 第18-19页 |
·杀青 | 第19-20页 |
·揉捻做型 | 第20-21页 |
·干燥及复焙 | 第21-22页 |
·贮藏条件 | 第22-23页 |
·电子鼻在茶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23-25页 |
·电子鼻系统的构造 | 第23-24页 |
·电子鼻在茶叶上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5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5-27页 |
2 电子鼻检测条件的筛选 | 第27-3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·实验设备与仪器 | 第2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香气的采集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电子鼻检测程序参数 | 第28页 |
·感官审评方法 | 第28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5页 |
·不同香气采集方法条件的筛选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检测条件电子鼻响应曲线差异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检测条件重复性比较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检测条件下主成分分析差异 | 第33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不同龙井茶香气质量分类判别 | 第36-5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-38页 |
·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页 |
·香气质量电子鼻检测方法 | 第39页 |
·感官审评方法 | 第39页 |
·香气质量分属性与电子鼻关联研究 | 第39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55页 |
·不同龙井茶感官审评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产地龙井茶香气质量区分 | 第41-45页 |
·不同品种龙井茶香气质量区分 | 第45-49页 |
·不同等级龙井茶香气质量区分 | 第49-52页 |
·电子鼻与香气质量分属性关联研究 | 第52-54页 |
·电子鼻与感官审评香气得分关联研究 | 第54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4 不同龙井茶香气成分分析 | 第56-7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6页 |
·实验设备与仪器 | 第5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9页 |
·不同产地龙井茶香气成分分析 | 第57-62页 |
·不同品种龙井茶香气成分分析 | 第62-65页 |
·不同等级龙井茶香气成分分析 | 第65-69页 |
·小结 | 第69-70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结论 | 第70-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