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同素词教学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0-12页 |
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·语素与词素 | 第12-14页 |
·不同汉语词汇教学流派 | 第14-16页 |
·关于同素词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关于汉语词语存储模式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HSK词汇大纲同素词分析 | 第19-31页 |
·同素词的定义及范围 | 第19页 |
·同素词的定义 | 第19页 |
·本文研究的同素词范围 | 第19页 |
·HSK词汇大纲中同素词的分析 | 第19-31页 |
·词表抽样的意义分析 | 第19-29页 |
·词表抽样的类型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第二语言学习者同素词习得测试与分析 | 第31-39页 |
·测试对象与方法 | 第31页 |
·测试对象 | 第31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1页 |
·问卷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问卷内容概述 | 第31页 |
·问卷设计目的 | 第31-32页 |
·问卷结果分析 | 第32-39页 |
·第一题结果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第二题结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·第三题结果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第二语言学习者同素词教学建议 | 第39-42页 |
·目前已有的词汇教学方式与内容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描述 | 第39页 |
·评价 | 第39-40页 |
·基于认知心理的词汇教学方式与内容建议 | 第40-42页 |
·认知心理基础 | 第40页 |
·教学方式与内容建议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 | 第46-86页 |
后记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