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别字分析--谈对外汉语形近字教学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16页 |
| ·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选题的缘起 | 第10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语料来源及统计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·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简介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语料统计原则 | 第15页 |
| ·别字分类的依据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别字研究 | 第16-24页 |
| ·别字情况总体统计 | 第16-17页 |
| ·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别字情况统计 | 第17-22页 |
| ·不同水平学习者别字情况统计 | 第22-23页 |
| 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3章 别字中关于形近字偏误的原因分析 | 第24-29页 |
| ·形近别字率高的原因分析 | 第24页 |
| ·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形近字偏误的原因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不同水平学习者别字统计情况 | 第26-27页 |
| ·小结 | 第27-29页 |
| 第4章 对对外汉语形近字教学的建议 | 第29-37页 |
| ·注重形近字的形、音、义教学 | 第29-30页 |
| ·不同语境的形近字形、音、义教学 | 第29-30页 |
| ·引导学生掌握形近字字形记载的核心音义 | 第30页 |
| ·注重形近字部件教学 | 第30-32页 |
| ·成字部件教学 | 第31页 |
| ·不成字部件教学 | 第31-32页 |
| ·部件分类教学 | 第32页 |
| ·注重不同课程类型中的形近字教学 | 第32-33页 |
| ·分阶段进行形近字教学 | 第33-34页 |
| ·初级阶段形近字教学 | 第33-34页 |
| ·中级阶段形近字教学 | 第34页 |
| ·高级阶段形近字教学 | 第34页 |
| ·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有区别地进行形近字教学 | 第34-35页 |
| ·针对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进行形近字教学 | 第35页 |
| ·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进行形近字教学 | 第35页 |
| ·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5章 结语 | 第37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| 注释 | 第42-43页 |
| 附录 | 第43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