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1.1 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7-11页 |
1.1.1 汉语动词重叠的形式与分类 | 第7-9页 |
1.1.2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以及功能 | 第9-10页 |
1.1.3 偏误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实际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2页 |
1.3.1 研究角度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1.3.3 实际意义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马达加斯加学生使用动词重叠的调查与分析 | 第14-23页 |
2.1 调查对象 | 第14页 |
2.2 调查设计 | 第14-17页 |
2.3 调查统计与分析 | 第17-23页 |
2.3.1 结构形式的正确率和偏误率 | 第17-18页 |
2.3.2 宾语的正确率和偏误率 | 第18-19页 |
2.3.3 补语的正确率和偏误率 | 第19页 |
2.3.4 表时态的正确率和偏误率 | 第19-20页 |
2.3.5 可重叠动词范围的正确率和偏误率 | 第20-23页 |
第3章 马达加斯加学生学习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偏误及原因分析 | 第23-40页 |
3.1 偏误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1.1 结构形式偏误(AABB,ABAB,AAB) | 第23-25页 |
3.1.2 可重叠动词的偏误 | 第25-27页 |
3.1.3 语义偏误 | 第27-29页 |
3.2 偏误原因分析 | 第29-40页 |
3.2.1 教师的因素 | 第29-30页 |
3.2.2 学生的因素 | 第30-38页 |
3.2.3 教材因素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教学对策 | 第40-43页 |
4.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| 第40-41页 |
4.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| 第41-42页 |
4.3 对马达加斯加学习者的建议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43-45页 |
5.1 .对本文的总结及相关思考 | 第43页 |
5.2 本文的不足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