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 引言 | 第10-18页 |
1.1 食物过敏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1.1 食物过敏的定义 | 第10页 |
1.1.2 食物过敏的类型 | 第10-11页 |
1.2 大豆蛋白的分类及其致敏性 | 第11-13页 |
1.3 国内外大豆致敏蛋白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3.1 加工处理 | 第13-15页 |
1.3.2 育种改良 | 第15-16页 |
1.4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8页 |
2.1 试验材料与试验仪器 | 第18-20页 |
2.1.1 主要材料与试剂 | 第18-19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0-28页 |
2.2.1 大豆分离蛋白及其致敏原组成分析 | 第20-22页 |
2.2.2 超高压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消除效果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2.3 酶解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消除效果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2.2.4 超高压联合风味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消除效果的研究 | 第25页 |
2.2.5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2.2.6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研究 | 第26-2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55页 |
3.1 Bradford法测大豆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 | 第28页 |
3.2 原料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1 大豆分离蛋白原料成分分析 | 第28页 |
3.2.2 大豆分离蛋白分子组成及致敏原P34免疫活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超高压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消除效果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3.1 超高压压力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致敏性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3.2 保压时间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致敏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3.3 底物浓度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致敏性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4 酶解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消除效果分析 | 第34-47页 |
3.4.1 蛋白酶活力标准曲线绘制 | 第34页 |
3.4.2 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 | 第34-35页 |
3.4.3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标准曲线绘制 | 第35页 |
3.4.4 酶对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消除效果筛选 | 第35-37页 |
3.4.5 酶消除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水解条件优化 | 第37-46页 |
3.4.6 最佳酶解工艺下蛋白酶水解产物苦味度测定结果 | 第46-47页 |
3.5 超高压处理对风味蛋白酶消除大豆蛋白致敏原P34效果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5.1 超高压处理后经风味蛋白酶水解不同时间P34致敏性的变化 | 第47-49页 |
3.5.2 超高压处理后经风味蛋白酶水解不同时间水解度的变化 | 第49页 |
3.6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蛋白致敏原P34免疫活性的验证 | 第49-50页 |
3.7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研究 | 第50-55页 |
3.7.1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研究 | 第50-51页 |
3.7.2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粘性性研究 | 第51页 |
3.7.3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保水性研究 | 第51-52页 |
3.7.4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保油性研究 | 第52-53页 |
3.7.5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研究 | 第53页 |
3.7.6 脱敏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研究 | 第53-55页 |
4 讨论 | 第55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