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5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1.2 染料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1.3 偶氮染料概述 | 第17页 |
1.4 染料废水的来源、特点及危害 | 第17-19页 |
1.5 染料废水的处理的现状 | 第19-33页 |
1.5.1 物理法 | 第19-20页 |
1.5.2 生物法 | 第20-24页 |
1.5.3 化学处理法 | 第24-33页 |
1.6 本文研究的内容、目的及意义 | 第33-35页 |
1.6.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3-34页 |
1.6.2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34-3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41页 |
2.1 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35-37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35-36页 |
2.1.2 试剂 | 第36-37页 |
2.1.3 样品的准备 | 第37页 |
2.2 电子束辐照降解装置 | 第37-38页 |
2.3 仪器分析及方法 | 第38-41页 |
2.3.1 HPLC 分析 | 第38页 |
2.3.2 IC 分析 | 第38-39页 |
2.3.3 LC/MS 分析 | 第39页 |
2.3.4 pH 值的测定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电子束辐照降解偶氮染料橙黄 G 和普施安红 MX-5B 的研究 | 第41-54页 |
3.1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3页 |
3.1.1 电子束辐射降解动力学 | 第41-42页 |
3.1.2 初始浓度和辐照剂量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1.3 溶液初始 pH 值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3.1.4 辐照降解过程中 pH 值的变化 | 第47-49页 |
3.1.5 过氧化氢对辐照降解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3.1.6 不同气氛条件对辐照降解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3.2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橙黄 G 电子束辐照机理分析 | 第54-62页 |
4.1 离子色谱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2 LC/MS 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3 辐照降解机理 | 第57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毒理学实验 | 第62-67页 |
5.1 实验样品和试剂 | 第62-63页 |
5.2 实验步骤 | 第63-64页 |
5.2.1 样品的预处理 | 第63页 |
5.2.2 旋轮虫的分离与培养 | 第63-64页 |
5.2.3 毒性测试 | 第64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6.1 结论 | 第67-69页 |
6.2 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8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78-79页 |
作者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