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新HSK六级易混淆动宾结构的教学策略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4 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动宾结构的本体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宾结构研究第13-15页
第二章 汉语动宾结构第15-23页
    2.1 动词与宾语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动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宾语第16-19页
    2.2 动宾结构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动词的带宾数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动词的及物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宾语的扩展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宾语的类推性第21页
    2.3 本文对动宾结构的界定第21-23页
第三章 新HSK六级选词填空题分析第23-30页
    3.1 选词填空题概述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题型概述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命题依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命题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3.2 选词填空真题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选词填空题考查点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动宾结构考查点的词汇等级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动宾结构考查点的词汇复现情况分析第28-30页
第四章 易混淆动宾结构第30-36页
    4.1 《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》六级动词词汇第30-31页
    4.2 易混淆动宾结构第31-36页
第五章 易混淆动宾结构问卷调查情况第36-42页
    5.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调查目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调查对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调查内容第37页
    5.2 问卷调查结果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客观题A作答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客观题B作答情况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主观题调查情况第40-42页
第六章 影响新HSK六级易混淆动宾结构习得的因素分析第42-47页
    6.1 动宾结构的易混淆情况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混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具体宾语与抽象宾语混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同语素混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非同语素混淆第43-44页
    6.2 影响易混淆动宾结构习得的因素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母语负迁移因素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语言难度因素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输入频率因素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过度泛化因素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教学因素第46-47页
第七章 新HSK六级易混淆动宾结构的教学策略第47-52页
    7.1 新HSK应试辅导教学现状第47-48页
    7.2 新HSK六级易混淆动宾结构教学策略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对比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分层次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关键词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整体结构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5 语境营造法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6 归纳整理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7 日常渗透法第51-52页
第八章 结语第52-53页
    8.1 研究结论第52页
    8.2 研究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附录第55-65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下实用性管理类文本的翻译
下一篇:《汉语乐园》与《中文百宝箱》的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