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对外汉语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8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研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饮食类词汇与饮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饮食类文化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12-14页
第二章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内容第14-26页
    2.1 “饮”和“食”的字体演变及释义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“饮”和“食”的字体演变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“饮”和“食”的释义第15-17页
    2.2 饮食类词汇的概念和分类第17页
    2.3 饮食类文化词汇分类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中国文化词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具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饮食类词汇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第23-24页
    2.4 饮食类文化词汇的特点第24-26页
第三章 饮食类文化词汇学习与教学情况调查第26-44页
    3.1 调查内容第26页
    3.2 调查问卷对象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学生调查问卷对象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师调查问卷对象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3.3 调查问卷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3.4 调查问卷结果分布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布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布第34-39页
    3.5 调查结果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第40页
    3.6 个体访谈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访谈对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访谈过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访谈结果第42-44页
第四章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4.1 饮食类文化词汇学习中的偏误类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词汇搭配方面的偏误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词性混淆方面的偏误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语用方面的偏误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书写方面的偏误第45-46页
    4.2 饮食类文化词汇偏误产生的原因第46页
    4.3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发展性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针对性原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循序渐进原则第47页
    4.4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文化对比分析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情景讨论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现代教学技术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饮食类文化词汇专题讨论法第48页
    4.5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建议及思考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建议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教师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建议第49-50页
第五章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设计第50-56页
    5.1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.教学对象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教材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内容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5.2 课时安排和教法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教学课时安排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教学方法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5.3 《吃在中国》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设计示例第53-55页
    5.4 教学设计评估及反思第55-56页
第六章 结论第56-5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6页
    6.2 不足之处第56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附录1第60-63页
附录2第63-6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菲律宾中北吕宋地区华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
下一篇:《新HSK一本通3级》词汇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