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其他食品制造论文

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冬虫夏草简介第12页
    1.2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多糖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核苷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蛋白质及氨基酸类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D-甘露醇和甾醇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其他第14页
    1.3 冬虫夏草药理学作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免疫调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抗肿瘤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降血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保护肾脏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其他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米糠和麸皮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米糠的成分及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麸皮的成分及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本课题组对米糠和麸皮研究概况第17页
    1.5 半胱氨酸盐酸盐的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6 叶绿素铜钠盐的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1.7 本文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目的和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二章 冬虫夏草微波诱变优良菌株的筛选第21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培养基的配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培养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测定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微波诱变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诱变菌株的筛选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诱变菌株的拮抗性试验第25-26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微波诱变剂量曲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微波诱变菌株的初筛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微波诱变菌株的复筛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微波诱变菌株摇瓶发酵试验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诱变菌株的拮抗性试验结果第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三章 冬虫夏草新菌株新发酵培养基研究第34-5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-35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培养基的配制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培养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测定方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试验方案第36-3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培养基优化试验结果及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7-5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四章 冬虫夏草新菌株液态发酵新培养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第53-6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材料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培养基的配置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培养方法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测定方法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试验方案第54-5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9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Cordyceps sinensis JSULI液态发酵生长曲线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混合菌丝干重经验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混合菌丝干重理论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理论和经验动力学方程的验证第66-6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五章 冬虫夏草菌丝多糖理化性质及铅砷含量表征第68-7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8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试验材料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培养基的配置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培养方法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实验方案第70-71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冬虫夏草菌丝多糖理化性质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冬虫夏草菌丝多糖红外光谱分析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重金属含量的测量第72-7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75-78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76-77页
    6.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硕士期间的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极端风速下风机复合材料叶片的特性研究
下一篇:YG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