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语言学论文--写作学与修辞学论文--翻译学论文

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--以《红楼梦》英译本为例

致谢第1-7页
中文摘要第7-12页
Abstract第12-26页
绪论第26-31页
 1.研究目的与现状第26-27页
  研究目的第26页
  研究现状第26-27页
 2.研究角度与方法第27-28页
  研究角度第27-28页
  研究方法第28页
 3.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第28-31页
  论文的结构第28-30页
  创新点第30-31页
第一章 文化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第31-56页
   ·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第31-33页
   ·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第33-34页
   ·文化翻译研究第34-36页
   ·中西文化差异与文化翻译第36-47页
     ·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第37页
     ·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文化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·儒家哲学思想观念与文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道家哲学思想观念与文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基础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西方哲学思想与文化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·基督教文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西方哲学思想轨迹及变迁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中西价值观及审美观之别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中西伦理道德观及家族观之别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中西思维范式差异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·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第46-47页
   ·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第47-54页
     ·翻译中的空缺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·词汇空缺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语义空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文化空缺第49-51页
     ·中西文化内涵差异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翻译中的文化自恋第53-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二章 解构主义翻译观与文化翻译的解构第56-82页
   ·解构主义理论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本雅明与《译者的任务》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德里达及解构主义理论第57-58页
   ·解构主义翻译观第58-62页
     ·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主要内容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价值及意义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解构主义翻译观与传统翻译观的比较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文化翻译的解构第62-82页
     ·译者对文本的解构第62-70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价值观与翻译策略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个性与文化翻译观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文化取向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风格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主体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·译文语言的解构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·译文的文化特征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译文语言的延异和历时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·语境对译文的影响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共时状态影响翻译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历时状态影响翻译第75-76页
     ·读者对文本的解构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·读者文化取向和审美意识解构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·读者的历时性解读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·读者的接受性第79-8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0-82页
第三章 《红楼梦》英译本的文化翻译解构第82-108页
   ·《红楼梦》英译本译者的文化翻译对比第82-89页
     ·译者的翻译目的对比第82-84页
     ·译者的翻译策略对比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文化立场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·译者的社会环境第88-89页
   ·《红楼梦》英译本读者的接受性对比第89-93页
     ·读者的阅读目的对比第89-91页
     ·读者的民族文化差异第91-92页
     ·读者的时空因素差异第92-93页
   ·《红楼梦》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解构第93-107页
     ·称谓文化差异的解构与翻译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·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·称谓语的权势解构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·称谓语的规约性解构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家族文化差异的解构与翻译第100-107页
       ·礼仪文化差异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·宗法文化差异第103-10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四章 《红楼梦》英译本文化翻译语料对比第108-141页
   ·译本语料解构及文化翻译策略第108-111页
   ·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及读者定位对比第111-112页
   ·《红楼梦》英译本文化翻译特点词的量化分析第112-116页
     ·"红"的统计分析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·"龙"字的统计分析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"春"字的统计分析第116页
   ·英译本的语料库数据对比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·英译本的词频统计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译文风格特点的量化分析第118-119页
   ·英译本中称谓语语料对比第119-139页
     ·称谓语的词频对照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亲属称谓对照第120-126页
     ·拟亲属称谓对照第126-129页
       ·《红楼梦》第三回中的拟亲属称谓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·拟亲属称谓用法对比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社会称谓对照第129-139页
       ·礼仪称谓对比第130-136页
       ·社交称谓对比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  ·宗法类称谓词对比第138-1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9-141页
结束语第141-144页
 1.研究回顾第141页
 2.研究意义第141-142页
 3.研究结论及特色第142-143页
 4.研究不足第143-144页
参考文献第144-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
下一篇:“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”—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