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心理学论文--教师心理学论文

高校教师心理资本与前因变量的关系模型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18-20页
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0-27页
    2.1 积极心理运动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积极组织行为学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心理资本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人力资本、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心理资本的因果变量第24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第27-32页
    3.1 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前因变量关系模型的构建思路第27页
    3.2 实证研究步骤的设定第27-28页
    3.3 问卷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3.4 效度与信度检验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信度检验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效度检验第29-30页
    3.5 实证正式调研过程第3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四章 分析与结论第32-52页
    4.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被试特征分布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被试的心理资本描述统计第33页
    4.2 方差分析第3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性别差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年龄差异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学历差异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婚姻状况差异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工龄差异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职称差异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海外留学或科研经历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多元回归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自信前因变量的模型建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希望前因变量的模型建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韧性前因变量的模型建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乐观前因变量的模型建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心理资本前因变量的模型建立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实证分析结论第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五章 心理资本培养启示第52-65页
    5.1 基于关系模型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优化探讨第52-55页
    5.2 基于五个关系模型的整体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策略第55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创新教师心理资本培养理念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提高对教师组织支持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将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营造积极院校文化氛围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丰富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形式第62-65页
局限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(1)局限第65页
    (2)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附录第72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全纳视域的城乡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
下一篇:旧城改造中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再生—哈尔滨老道外传统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