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 | 第8-9页 |
1.2.2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1页 |
1.4 研究重点及难点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性质与任务 | 第12-16页 |
2.1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性质 | 第12-13页 |
2.1.1 口语教学的性质 | 第12页 |
2.1.2 口语与书面语、口语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的不同 | 第12-13页 |
2.2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内容与任务 | 第13-16页 |
2.2.1 语音教学 | 第13页 |
2.2.2 词汇教学 | 第13-14页 |
2.2.3 语法教学 | 第14页 |
2.2.4 会话教学 | 第14-16页 |
第三章 传统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法 | 第16-22页 |
3.1 传统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法概述 | 第16页 |
3.2 传统汉语口语教学法的局限性 | 第16-22页 |
3.2.1 传统教学法自身的局限性 | 第16-17页 |
3.2.2 教材内容的滞后性 | 第17-20页 |
3.2.3 教学课堂设计的程式化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当前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对新媒体的应用 | 第22-27页 |
4.1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对新媒体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4.2 新媒体应用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缺陷 | 第23-27页 |
4.2.1 社交软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缺陷 | 第23-24页 |
4.2.2 网络媒体的非主流性语汇 | 第24-25页 |
4.2.3 影视媒体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第五章 实践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法 | 第27-36页 |
5.1 实践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| 第28-29页 |
5.1.1 语言学理论基础 | 第28页 |
5.1.2 情境认知理论 | 第28-29页 |
5.2 情景再现式汉语口语教学法 | 第29-31页 |
5.2.1 自我用语的生活情景再现 | 第29-30页 |
5.2.2 大众用语的影视情景再现 | 第30-31页 |
5.3 辩论式汉语口语训练法 | 第31-34页 |
5.3.1 成段表达能力的教学 | 第32-33页 |
5.3.2 汉语思维能力的教学 | 第33-34页 |
5.4 测试型汉语口语教学法 | 第34-36页 |
5.4.1 课程学习考察 | 第34-35页 |
5.4.2 能力考察 | 第35-36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36-38页 |
6.1.总结 | 第36页 |
6.2.反思 | 第36-37页 |
6.3.后续研究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附录 | 第39-42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