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华预科生科技汉语教学研究--以华中师范大学科技汉语教学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1 科技汉语教材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.2 科技汉语本体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3.3 科技汉语教学法研究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科技汉语教材与教学内容 | 第17-26页 |
2.1 科技汉语教材编写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2 科技汉语教材的语言特点 | 第18-21页 |
2.2.1 科技汉语教材的词汇特点 | 第18-20页 |
2.2.2 科技汉语教材的语法特点 | 第20-21页 |
2.3 科技汉语教材课文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3.1 课文结构的特点 | 第21页 |
2.3.2 课文内容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4 科技汉语教学内容 | 第22-24页 |
2.4.1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| 第22-23页 |
2.4.2 教学内容和要求 | 第23-24页 |
2.5 小结 | 第24-26页 |
3 科技汉语教学方法 | 第26-32页 |
3.1 预科生科技汉语词汇的教学方法 | 第26-28页 |
3.2 预科生科技汉语常用格式的教学方法 | 第28-30页 |
3.3 预科生科技汉语课文的教学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4 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科技汉语的测试与评估 | 第32-36页 |
4.1 测试类型 | 第32-33页 |
4.1.1 诊断测试 | 第32页 |
4.1.2 成绩测试 | 第32-33页 |
4.1.3 水平测试 | 第33页 |
4.2 测试内容 | 第33-35页 |
4.3 教学评估 | 第35页 |
4.4 小结 | 第35-36页 |
5 科技汉语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| 第36-41页 |
5.1 精心选择教材 | 第36页 |
5.2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| 第36-37页 |
5.3 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| 第37-40页 |
5.4 小结 | 第40-41页 |
6 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1 | 第44-59页 |
附录2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