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韩国学生汉语多项状语习得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第一章 引言第9-17页
 一、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二、本题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(一)多项状语本体研究的概况第11-13页
  (二)多项状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的概况第13-15页
 三、 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第15-17页
  (一) 语料来源第15页
  (二) 理论依据第15-16页
  (三) 分析方法第16-17页
第二章 汉语多项状语的分析第17-24页
 一、汉语状语的构成成分第17-19页
  (一) 名词作状语第17页
  (二) 代词作状语第17页
  (三) 数量短语做状语第17-18页
  (四) 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做状语第18页
  (五) 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状语第18页
  (六) 副词做状语第18-19页
  (七) 介词短语做状语第19页
 二、 多项状语的排序规则第19-21页
  (一) 同类多项状语的排序第19-20页
  (二) 异类多项状语的排序第20-21页
 三、 多项状语排序规则的影响因素第21-24页
  (一) 语音因素第22页
  (二) 语义因素第22页
  (三) 语境因素第22-23页
  (四) 认知因素第23-24页
第三章 韩国学生汉语多项状语习得的偏误分析第24-44页
 一、 错序第24-36页
  (一) 表示时间的状语与其他状语连用的错序第24-28页
  (二) 表示关联的状语与其他状语连用的错序第28-30页
  (三) 表示范围的状语与其他状语连用的错序第30-32页
  (四) 表示对象的状语与其他状语连用的错序第32-35页
  (五) 表示否定的状语与其他状语连用的错序第35-36页
 二、 误加第36-39页
  (一) 语气状语的误加第36-37页
  (二) 时间状语的误加第37页
  (三) 范围状语的误加第37-38页
  (四) 情态状语的误加第38页
  (五) 程度状语的误加第38-39页
 三、 误代第39-42页
  (一) 时间状语的误代第39-40页
  (二) 处所状语的误代第40页
  (三) 对象状语的误代第40-41页
  (四) 否定状语的误代第41页
  (五) 状语语标志“地”的误代第41-42页
 四、 遗漏第42-44页
  (一) 程度状语的遗漏第42页
  (二) 范围状语的遗漏第42-43页
  (三) “地”的遗漏第43-44页
第四章 韩国学生汉语多项状语出现偏误的原因第44-48页
 一、 学生自身的原因第44-46页
  (一) 母语负迁移第44-45页
  (二) 目的语的过度泛化第45页
  (三) 对目的语知识难点的回避第45页
  (四) 目的语的“化石化”现象第45-46页
 二、 教师的原因第46页
 三、 教材的原因第46-48页
第五章 针对韩国学生解决多项状语偏误的教学对策第48-54页
 一、 学生自身方面第48-49页
  (一) 对比母语学习,掌握正确策略第48页
  (二) 结合具体语境,培养汉语语感第48-49页
 二、 教师方面第49-52页
  (一) 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,克服知识难点第49-50页
  (二) 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,帮助学生消化第50-51页
  (三) 针对学生出现的偏误,及时改正错误第51页
  (四) 巩固自身的语法知识,提高汉语素养第51-52页
 三、 教材方面第52-54页
  (一) 明确多项状语知识点第52页
  (二) 设计有典型例句的课文第52页
  (三) 编写针对韩国学生的工具书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后记第58-59页
个人简历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名片用语用字状况的社会语言学考察
下一篇:印度大学选用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中国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