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(一) 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的作用 | 第9页 |
(二) 国际教师的标准和要求 | 第9-10页 |
(三) 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情况对我省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一) 学术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(一)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角度 | 第12-13页 |
(二) 从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角度 | 第13页 |
(三) 从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角度 | 第13-15页 |
(四) 从海外教师的培养角度 | 第15页 |
(五) 从教师结构的角度 | 第15-16页 |
(六) 小结 | 第16-17页 |
四、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(一) 文献综述发 | 第17页 |
(二) 调查法 | 第17页 |
(三) 对比分析法 | 第17页 |
五、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发展概况 | 第18-21页 |
一、改革开放前的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 | 第18-19页 |
二、改革开放后的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 | 第19-20页 |
三、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的现状 | 第21-38页 |
一、辽宁省专职对外汉语教师现状 | 第22-30页 |
(一) 职称结构 | 第23-25页 |
(二) 学历结构 | 第25-26页 |
(三) 年龄结构 | 第26-27页 |
(四) 专业结构 | 第27-29页 |
(五) 科研成果 | 第29-30页 |
(六) 教学经验 | 第30页 |
二、辽宁省兼职对外汉语教师现状 | 第30-36页 |
(一) 职称结构 | 第31-32页 |
(二) 学历结构 | 第32-34页 |
(三) 年龄结构 | 第34-35页 |
(四) 专业结构 | 第35-36页 |
(五) 教学经验和学术成绩 | 第36页 |
三、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8-44页 |
一、问题与挑战 | 第38-41页 |
(一) 教师缺口大 | 第38-39页 |
(二) 师资水平不均衡 | 第39-40页 |
(三) 非专业教师比重大 | 第40页 |
(四)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| 第40-41页 |
二、原因分析 | 第41-43页 |
(一) 我省地缘因素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(二) 对外汉语师资补充缓慢 | 第42页 |
(三) 对学科的认识不足 | 第42-43页 |
三、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辽宁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| 第44-52页 |
一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| 第44-45页 |
(一)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 | 第44-45页 |
(二)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| 第45页 |
二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| 第45-47页 |
(一) 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 | 第45-46页 |
(二) 加深教师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| 第46-47页 |
三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| 第47-48页 |
(一) 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 | 第47页 |
(二) 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| 第47-48页 |
四、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| 第48页 |
五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| 第48-49页 |
六、充分发挥“教育基地”作用 | 第49-50页 |
七、加大小语种和海外教师的培养力度 | 第50-51页 |
八、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