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枣多酚氧化酶(PPO)特性及抑制其酶促褐变的研究
文献综述 | 第1-30页 |
1.红枣概述 | 第10-18页 |
·枣树的栽培历史及传播 | 第10-11页 |
·我国枣树的分布 | 第11页 |
·我国枣树的品种 | 第11-12页 |
·红枣的营养成份和保健功能 | 第12-17页 |
·红枣的营养成份 | 第12-15页 |
·多糖 | 第12-13页 |
·cAMP(环磷酸腺苷) | 第13页 |
·皂甙类 | 第13-14页 |
·黄酮类 | 第14-15页 |
·其它类 | 第15页 |
·红枣的保健功能 | 第15-17页 |
·抗肿瘤作用 | 第16页 |
·抗衰老、增强肌力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·保肝护脾作用 | 第17页 |
·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| 第17页 |
·红枣开发及利用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褐变 | 第18-30页 |
·非酶褐变 | 第18-24页 |
·非酶褐变的机理 | 第18-21页 |
·非酶褐变的抑制 | 第21-24页 |
·使用不易褐变的原料 | 第21页 |
·调节影响非酶褐变反应速率的因素 | 第21-24页 |
·酶促褐变 | 第24-30页 |
·酶促褐变的机理 | 第24-26页 |
·引起褐变的酶类 | 第24-26页 |
·酶促褐变的底物 | 第26页 |
·控制酶促褐变的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物理控制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化学控制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生物技术方法 | 第29-30页 |
正文 | 第30-67页 |
1.引言 | 第30页 |
2.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8页 |
·试验原料和试剂 | 第30-31页 |
·试验原料 | 第30页 |
·主要试验试剂 | 第30-31页 |
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1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试验设计与方法 | 第33-38页 |
·红枣营养成份的测定 | 第33页 |
·测定PPO最大吸收波长 | 第33页 |
·PPO活性对褐变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总酚标准曲线的确定 | 第34页 |
·底物浓度对PPO活力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PPO对不同底物的结合能力 | 第34页 |
·酶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PVP用量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不同因素对红枣PPO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·pH值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金属离子对红枣PPO酶活力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物理方法抑制红枣酶促褐变的研究 | 第36页 |
·红枣酶促褐变的抑制试验 | 第36-38页 |
·不同抑制剂对PPO活性抑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36页 |
·抑制枣酶促褐变的正交试验 | 第36-38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62页 |
·红枣的营养成份 | 第38页 |
·工作波长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·PPO的活性测定 | 第39页 |
·总酚含量与褐变度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·红枣PPO活性与褐变度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·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Km值和Vm值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PPO对不同底物的结合能力 | 第42页 |
·酶液浓度对PPO活力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PVP用量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因素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44-50页 |
·pH值对PPO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温度对红枣PPO活性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比较 | 第45-46页 |
·PPO的热稳定性 | 第46页 |
·金属离子对红枣PPO酶活力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几种物理方法抑制酶促褐变的比较 | 第48-50页 |
·红枣酶促褐变的抑制试验 | 第50-58页 |
·不同抑制剂对PPO活性抑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50-58页 |
·有机酸对红枣PPO的活力的抑制 | 第50-54页 |
·NaCl和亚硫酸盐对红枣PPO活力的抑制 | 第54-55页 |
·L—半胱氨酸、谷胱甘肽对PPO酶活力的抑制 | 第55-58页 |
·抑制红枣酶促褐变的正交实验 | 第58-62页 |
4.讨论 | 第62-65页 |
·关于酶促褐变 | 第62页 |
·关于PPO | 第62-63页 |
·红枣中营养成分与酶促褐变的关系 | 第63页 |
·底物与酶促褐变的关系 | 第63页 |
·温度与红枣酶促褐变的关系 | 第63-64页 |
·pH值与红枣酶促褐变的关系 | 第64页 |
·金属离子对红枣酶促褐变的影响 | 第64页 |
·关于酶促褐变的抑制 | 第64-65页 |
5 结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