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8-13页 |
1.2.1 “一下子”的本体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.2 对外汉语教学中“一下子”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副词“一下子”的语义、句法、语用功能分析 | 第14-27页 |
2.1 副词“一下子”的语义分析 | 第14-17页 |
2.1.1 表“短时”义 | 第14-15页 |
2.1.2 强调动作或者状态变化非常快 | 第15页 |
2.1.3 强调动作或状态的突发性 | 第15-16页 |
2.1.4 强调两个动作衔接的迅速性 | 第16页 |
2.1.5 强调动作是一次性完成 | 第16-17页 |
2.2 副词“一下子”的句法功能分析 | 第17-25页 |
2.2.1 副词“一下子”作状语 | 第18-24页 |
2.2.2 副词“一下子”作补语 | 第24-25页 |
2.2.3 副词“一下子”作定语 | 第25页 |
2.3 副词“一下子”的语用功能分析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中级阶段泰国学生习得“一下子”的情况调查 | 第27-30页 |
3.1 调查设计 | 第27-28页 |
3.1.1 调查目的 | 第27页 |
3.1.2 调查对象与方法 | 第27页 |
3.1.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| 第27-28页 |
3.2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中级阶段泰国学生习得副词“一下子”的偏误类型 | 第30-39页 |
4.1 误代偏误 | 第30-34页 |
4.1.1 副词“一下子”与“马上”、“赶紧”的误代 | 第31-32页 |
4.1.2 副词“一下子”与“忽然”的误代 | 第32-33页 |
4.1.3 副词“一下子”与“一时”的误代 | 第33-34页 |
4.1.4 副词“一下子”与“一会儿”的误代 | 第34页 |
4.2 遗漏偏误 | 第34-37页 |
4.3 错序偏误 | 第37-38页 |
4.4 误加偏误 | 第38-39页 |
第五章 中级阶段泰国学生习得副词“一下子”的偏误原因分析 | 第39-45页 |
5.1 母语负迁移 | 第39-40页 |
5.2 目的语负迁移 | 第40页 |
5.3 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5.3.1 学习策略 | 第40-41页 |
5.3.2 交际策略 | 第41页 |
5.4 学习环境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5.4.1 教材的编写问题 | 第41-43页 |
5.4.2 教师的教学问题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副词“一下子”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设计 | 第45-54页 |
6.1 课堂教学建议 | 第45-48页 |
6.2 教材编写建议 | 第48页 |
6.3 针对副词“一下子”的教学设计 | 第48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 | 第57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