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汉量词对比及蒙古留学生量词习得偏误研究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一、选题缘起及意义 | 第8页 |
| (一) 选题缘起 | 第8页 |
| (二) 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| 二、研究概况 | 第8-12页 |
| (一) 关于汉语量词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| (二) 关于蒙语量词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(三) 汉语量词与其他量词的对比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四、语料来源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蒙汉量词对比 | 第13-23页 |
| 一、蒙汉量词分类比较 | 第13-17页 |
| (一) 汉语量词分类 | 第13-15页 |
| (二) 蒙语量词分类 | 第15-16页 |
| (三) 蒙汉量词分类比较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蒙汉量词用法比较 | 第17-23页 |
| (一) 汉语量词用法 | 第17-19页 |
| (二) 蒙语量词用法 | 第19-21页 |
| (三) 蒙汉量词用法比较 | 第21-23页 |
| 第三章 蒙古学生习得汉语量词偏误分析 | 第23-31页 |
| 一、蒙古学生习得汉语量词偏误类型 | 第23-27页 |
| (一) 错位 | 第23-24页 |
| (二) 误代 | 第24-25页 |
| (三) 遗漏 | 第25-27页 |
| 二、蒙古学生习得汉语量词偏误原因 | 第27-31页 |
| (一) 母语负迁移 | 第27-28页 |
| (二) 目的语负迁移 | 第28-29页 |
| (三) 教材编排误导 | 第29页 |
| (四) 交际策略失当 | 第29页 |
| (五) 教师的不当示范 | 第29-30页 |
| (六) 文化认知因素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第四章 蒙古学生习得汉语量词教学策略 | 第31-38页 |
| 一、减少母语负迁移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关注学生个体特点 | 第32页 |
| 三、改进教材编排 | 第32-34页 |
| 四、分阶段教学 | 第34-38页 |
| (一) 初级阶段 | 第34-35页 |
| (二) 中级阶段 | 第35-36页 |
| (三) 高级阶段 | 第36-38页 |
|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| 附录 | 第41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