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酵乳杆菌中D-乳酸脱氢酶的克隆鉴定及其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苯乳酸简介 | 第8页 |
1.2 苯乳酸的功能与应用 | 第8-10页 |
1.2.1 抑菌功能 | 第8-9页 |
1.2.2 药理作用及医药中作用 | 第9页 |
1.2.3 食品工业的应用 | 第9-10页 |
1.2.4 在化妆品工业的应用 | 第10页 |
1.3 苯乳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| 第10页 |
1.4 苯乳酸的合成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4.1 化学合成法 | 第11页 |
1.4.2 微生物转化法 | 第11-12页 |
1.5 乳酸脱氢酶 | 第12-13页 |
1.6 辅酶再生与全细胞催化 | 第13-15页 |
1.7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5页 |
1.8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4页 |
2.1 菌株与载体 | 第16页 |
2.2 主要仪器与试剂 | 第16-17页 |
2.2.1 主要仪器 | 第16-17页 |
2.2.2 主要试剂和工具酶 | 第17页 |
2.3 培养基 | 第17-18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18-24页 |
2.4.1 高产D-PLA菌株的筛选 | 第18页 |
2.4.2 LDH活力测定及HPLC检测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4.3 发酵乳杆菌基因组提取 | 第19页 |
2.4.4 E.coli感受态的制备 | 第19页 |
2.4.5 d-ldh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19-20页 |
2.4.6 重组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及诱导条件优化 | 第20-21页 |
2.4.7 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21页 |
2.4.8 蛋白电泳 | 第21页 |
2.4.9 重组蛋白D-LDHs的分离纯化 | 第21页 |
2.4.10 重组蛋白D-LDH酶学性质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4.11 双酶共表达大肠杆菌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| 第22-23页 |
2.4.12 全细胞催化反应 | 第23页 |
2.4.13 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40页 |
3.1 菌株的筛选 | 第24-25页 |
3.2 D-乳酸脱氢酶的预测及克隆表达验证 | 第25-30页 |
3.2.1 D-乳酸脱氢酶基因预测 | 第25-26页 |
3.2.2 D-羟酸脱氢酶序列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3 D-乳酸脱氢酶预测基因的克隆 | 第27-28页 |
3.2.4 重组菌的构建、诱导表达与酶活性验证 | 第28-30页 |
3.3 LF-D-LDH0653诱导条件的优化 | 第30-31页 |
3.4 LF-D-LDH0653酶学性质研究 | 第31-34页 |
3.4.1 反应最适温度与最适pH | 第31-32页 |
3.4.2 温度及pH稳定性 | 第32-33页 |
3.4.3 底物特异性 | 第33页 |
3.4.4 LF-D-LDH0653动力学常数 | 第33-34页 |
3.5 双酶共表达体系构建与全细胞催化 | 第34-40页 |
3.5.1 双酶共表达大肠杆菌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3.5.2 双酶共表达大肠杆菌菌株的诱导表达 | 第35-36页 |
3.5.3 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36-40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主要结论 | 第40页 |
展望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附录1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| 第47-48页 |
附录2:基因序列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