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发酵法生物转化鱼下脚料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中文文摘 | 第6-12页 |
绪论 | 第12-22页 |
1 鱼下脚料及其利用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1 鱼下脚料资源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2 低值鱼的营养成分 | 第13-14页 |
1.3 鱼类下脚料的资源化和利用途径 | 第14-16页 |
2 鱼下脚料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| 第16页 |
3 鱼类废弃物利用的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 | 第16-17页 |
4 常用微生态益生菌种 | 第17-18页 |
5 微生物发酵工艺条件 | 第18-19页 |
5.1 培养基对发酵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5.2 培养条件对发酵的影响 | 第19页 |
6 发酵鱼下脚料研究展望 | 第19-20页 |
7 论文选题的依据、意义 | 第20页 |
7.1 选题依据 | 第20页 |
7.2 选题的意义 | 第20页 |
8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一章 适用鱼下脚料发酵益生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| 第22-44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9页 |
1.1 材料 | 第22-25页 |
1.2 方法 | 第25-29页 |
2 结果和分析 | 第29-42页 |
2.1 菌种的分离纯化 | 第29页 |
2.2 适用于鱼下脚料益生菌定向优选 | 第29-33页 |
2.3 筛选菌株的分类鉴定 | 第33-41页 |
2.4 适用于鱼下脚料酵母菌的定向优选 | 第41-42页 |
2.5 适用于鱼下脚料乳酸菌的定向优选 | 第42页 |
3 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二章 不同菌种发酵鱼下脚料的工艺条件优化 | 第44-74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44-49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44-45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45-4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71页 |
2.1 鱼下脚料营养成分的测定 | 第49-51页 |
2.2 不同菌株的生长曲线 | 第51-53页 |
2.3 芽孢菌发酵鱼下脚料工艺优化 | 第53-59页 |
2.4 酵母菌发酵鱼下脚料工艺优化 | 第59-65页 |
2.5 乳酸菌发酵鱼下脚料的工艺优化 | 第65-71页 |
3 结论 | 第71-74页 |
第三章 混合菌发酵鱼下脚料工艺优化 | 第74-84页 |
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74-75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74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74-75页 |
2 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2页 |
2.1 鱼下脚料混合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筛选 | 第75-76页 |
2.2 鱼下脚料混合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| 第76-80页 |
2.3 正交实验优化混合菌发酵工艺条件 | 第80-82页 |
3 结论 | 第82-84页 |
第四章 微生物发酵对鱼下脚料脱腥作用的影响 | 第84-90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84-85页 |
1.1 实验材料 | 第84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84-85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85-89页 |
2.1 乳酸菌发酵处理脱腥效果 | 第85-87页 |
2.2 酵母菌脱腥效果 | 第87-88页 |
2.3 发酵对下脚料蛋白营养成分的影响 | 第88-89页 |
3. 结论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1 结论 | 第90-91页 |
1.1 菌种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| 第90页 |
1.2 不同菌种发酵鱼下脚料的工艺条件 | 第90-91页 |
1.3 混菌发酵鱼下脚料的工艺条件优化 | 第91页 |
1.4 微生物发酵对鱼下脚料脱腥作用的影响 | 第91页 |
2 展望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02-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