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5页 |
0.1 研究缘起 | 第10页 |
0.2 研究概述 | 第10-12页 |
0.2.1 双音节形容词研究情况 | 第11-12页 |
0.2.2 研究不足之处 | 第12页 |
0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0.4 研究方法:文献法、统计分析法 | 第13页 |
0.5 理论基础:中介语理论与偏误研究 | 第13-15页 |
1 汉语双音节形容词分类及语法特征 | 第15-17页 |
1.1 双音节形容词界定 | 第15页 |
1.2 双音节形容词分类探索 | 第15页 |
1.3 双音节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| 第15-17页 |
2 HSK(高等)常用词汇中甲级双音节形容词偏误分析 | 第17-28页 |
2.1 HSK(高等)常用词汇中的单双音节形容词分布情况 | 第17页 |
2.2 HSK(高等)常用词汇中甲级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分布情况 | 第17-24页 |
2.3 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 | 第24-28页 |
2.3.1 近义同义词使用混淆 | 第24页 |
2.3.2 双音节形容词与同素单音节词混用 | 第24-25页 |
2.3.3 搭配不当 | 第25页 |
2.3.4 回避复杂词语 | 第25-26页 |
2.3.5 词语使用不当用错语境 | 第26页 |
2.3.6 词性使用错误 | 第26页 |
2.3.7 词语在句中的成分多余或者被遗漏 | 第26-28页 |
3 关于对外汉语双音节形容词教学的建议 | 第28-30页 |
3.1 语言教学中词语掌握的三个阶段 | 第28页 |
3.2 具体建议 | 第28-30页 |
3.2.1 提倡分类教学的方法 | 第28页 |
3.2.2 提倡区别教学 | 第28-29页 |
3.2.3 鼓励练习,减少回避 | 第29页 |
3.2.4 总结偏误,预测难点重点,为教学服务 | 第29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