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反问句使用偏误考察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10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7页 |
1.2.1 研究范围的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2.2 标记词的选取 | 第14-16页 |
1.2.3 主要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反问句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2.1 反问句的分类 | 第17-18页 |
2.1.1 典型有标记的反问句类型 | 第17-18页 |
2.1.2 非典型的反问句类型 | 第18页 |
2.2 疑问句与反问句的关系 | 第18-20页 |
2.2.1 现代汉语中疑问句与反问句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2.2.2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2.3 对外汉语的反问句研究成果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基于调查问卷的反问句偏误分析 | 第22-33页 |
3.1 问卷设计 | 第22页 |
3.2 问卷分析 | 第22-27页 |
3.2.1 问卷第一部分分析 | 第22-25页 |
3.2.2 问卷第二部分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3 偏误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3.1 第四大题偏误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.2 第五大题偏误分析 | 第29-33页 |
第四章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反问句偏误分析 | 第33-41页 |
4.1 语料库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4.2 语料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3 语料库中反问句的特点 | 第35-36页 |
4.4 偏误类型的分类整理 | 第36-39页 |
4.4.1 偏误分类 | 第36-38页 |
4.4.2 偏误的特点 | 第38-39页 |
4.5 与类似研究的比较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基于教学实践的反问句偏误分析 | 第41-51页 |
5.1 语料收集 | 第41-42页 |
5.1.1 语料收集方法 | 第41-42页 |
5.1.2 语料情况分析 | 第42页 |
5.2 偏误分析 | 第42-47页 |
5.2.1 总体情况介绍 | 第42-43页 |
5.2.2 偏误分类整理 | 第43-47页 |
5.3 与问卷调查的对比 | 第47-51页 |
第六章 原因分析 | 第51-59页 |
6.1 中高级留学生使用反问句的实际情况 | 第51-52页 |
6.2 大纲对反问句教学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6.3 留学生难以习得和较少使用反问句的原因 | 第53-59页 |
6.3.1 反问句的习得难度 | 第53-54页 |
6.3.2 简化或回避策略 | 第54页 |
6.3.3 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结果整理 | 第54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A:调查问卷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