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语义地图的汉英言说类动词对比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研究概况 | 第11-20页 |
1.1.1 汉英词汇对比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1.2 前人对言说类动词的研究概况 | 第13-16页 |
1.1.3 语义地图理论研究概况 | 第16-20页 |
1.2 研究意义、方法范围和目标 | 第20-27页 |
1.2.1 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2.3 研究范围 | 第21-26页 |
1.2.4 研究目标 | 第26-27页 |
第2章 汉英言说类动词的宾语语义对比分析 | 第27-48页 |
2.1 汉英言说类动词宾语语义类型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1.1 宾语语义类型研究概况 | 第27-28页 |
2.2 汉英言说类动词宾语语义类型对比分析 | 第28-48页 |
第3章 汉英言说类动词进入被动句情况考察 | 第48-63页 |
3.1 汉英被动句类型 | 第48-51页 |
3.1.1 现代汉语被字句类型 | 第48-50页 |
3.1.2 现代英语被字句分类 | 第50-51页 |
3.2 汉英被动句研究概况 | 第51-53页 |
3.2.1 现代汉语被字句研究概况 | 第51-52页 |
3.2.2 现代英语被动句研究概况 | 第52-53页 |
3.3 汉英言说类动词被字句动词组对比分析 | 第53-63页 |
第4章 汉英言说类动词的语义地圈模型 | 第63-76页 |
4.1 语义地图底图的选择 | 第63-65页 |
4.1.1 语义地图的绘制 | 第63-64页 |
4.1.2 言说类动词的语义地图底图绘制 | 第64-65页 |
4.2 汉英近义言说类动词的语义地图模型对比分析 | 第65-76页 |
第5章 本论文的应用性设想 | 第76-84页 |
5.1 新型第二语言教材对对外汉语生词注释的启示 | 第76-78页 |
5.1.1 新型英语教材的生词处理 | 第76-77页 |
5.1.2 新型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处理 | 第77-78页 |
5.2 留学生汉语言说类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| 第78-81页 |
5.2.1 冗余类偏误 | 第78-79页 |
5.2.2 遗漏类偏误 | 第79-80页 |
5.2.3 错序类偏误 | 第80-81页 |
5.2.4 误代类偏误 | 第81页 |
5.3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对外汉语生词教学的启示 | 第81-84页 |
5.2.1 冗余类偏误教学建议 | 第81-82页 |
5.2.2 遗漏类偏误教学建议 | 第82页 |
5.2.3 错序类偏误教学建议 | 第82-83页 |
5.2.4 误代类偏误教学建议 | 第83页 |
5.2.5 其他教学建议 | 第83-84页 |
结论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