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图目录 | 第11-12页 |
| 表目录 | 第12-13页 |
| 英文缩略对照表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| ·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| ·抗虫转基因水稻 | 第14-16页 |
| ·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| 第16-17页 |
| ·抗病转基因水稻 | 第17页 |
| 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| 第17-18页 |
| ·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| ·以核酸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检测技术 | 第20页 |
| ·加工过程中外源基因降解规律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转 Cry1Ab 基因大米及其加工食品 DNA 提取方法的确定 | 第23-33页 |
| ·引言 | 第23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23-24页 |
| ·材料 | 第23页 |
| ·试剂 | 第23-24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2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24页 |
| ·DNA 提取 | 第24-26页 |
| ·DNA 提取效果的检测 | 第26-2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| ·大米基因组 DNA 凝胶电泳检测 | 第27-28页 |
| ·DNA 产率与纯度的测定 | 第28-30页 |
| ·PCR 扩增效果 | 第30-31页 |
| ·讨论 | 第31-32页 |
| 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转 Cry1Ab 基因大米内、外源基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解规律研究 | 第33-47页 |
| ·引言 | 第33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33-34页 |
| ·材料 | 第33页 |
| ·试剂 | 第33-34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34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4-38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34-35页 |
| ·DNA 提取 | 第35页 |
| ·PCR 扩增 | 第35-3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4页 |
| ·新设计 PCR 引物特异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米制品加工过程中 SPS 基因的降解 | 第39-40页 |
| ·米制品加工过程中 Pubi 启动子的降解 | 第40-41页 |
| ·米制品加工过程中 Cry1Ab 基因的降解 | 第41-43页 |
| ·米制品加工过程中 NOS 终止子的降解 | 第43页 |
| ·米制品加工过程中 Hpt 标记基因的降解 | 第43-44页 |
| ·讨论 | 第44-46页 |
| 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四章 转 Cry1Ab 基因大米外源基因含量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 | 第47-65页 |
| ·引言 | 第47页 |
| ·材料与试剂 | 第47-48页 |
| ·材料 | 第47页 |
| ·试剂 | 第47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47-4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48页 |
| ·DNA 提取 | 第48页 |
| ·荧光定量 PCR 扩增 | 第48-4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62页 |
| ·荧光定量 PCR 熔解曲线 | 第49-50页 |
| ·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50-52页 |
| ·精密度的测定 | 第52页 |
| ·米饭加工过程中外源基因含量的变化 | 第52-54页 |
| ·米粉加工过程中外源基因含量的变化 | 第54-56页 |
| ·米果加工过程中外源基因含量的变化 | 第56-59页 |
| ·米酒加工过程中外源基因含量的变化 | 第59-62页 |
| ·讨论 | 第62-64页 |
| 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65页 |
| 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