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8-11页 |
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23页 |
·动机理论及对外语学习的意义 | 第11-14页 |
·生物视角下的动机及需要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动机和强化理论 | 第12页 |
·认知视角下的动机及其动机理论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二语/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| 第14-18页 |
·Gardner 关于二语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Dornyei 和 Otto 的外语学习三层次说和第二语言动机过程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Tremblay 和 Gardner 的扩展模式 | 第17-18页 |
·国外关于动机和其他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| 第18页 |
·国内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汉语学习动机本身及分类研究 | 第19页 |
·学习动机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3 泰国勿洞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| 第23-33页 |
·族群身份与动机 | 第23-25页 |
·华人与动机分类描述性统计 | 第23-24页 |
·非华人与学习动机描述性统计 | 第24页 |
·华人与非华人动机的对比描述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性别与动机 | 第25-27页 |
·男生与学习动机描述性统计 | 第25页 |
·女生与动机分类描述性统计 | 第25-26页 |
·男生与女生动机的对比描述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教育程度与动机 | 第27-29页 |
·小学生与动机分类描述性统计 | 第27页 |
·中学生与动机分类描述性统计 | 第27-28页 |
·大学生与动机的对比描述性分析 | 第28页 |
·三类学生动机的对比描述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| 第29-33页 |
4 影响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因素分析 | 第33-41页 |
·课程设置及学校环境与动机减退 | 第35-36页 |
·学生个体因素与动机减退 | 第36-37页 |
·教师因素与动机减退 | 第37-39页 |
·教师对泰国学生动机减退的反馈 | 第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5 如何提升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 | 第41-53页 |
·积极转换教师角色 | 第41-44页 |
·满足学生要求和培养学生兴趣 | 第41-42页 |
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 | 第42-43页 |
·提高教师个人品质和教学能力 | 第43-44页 |
·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| 第44-47页 |
·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和奖励 | 第44页 |
·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| 第44-45页 |
·调整教师的期望 | 第45-46页 |
·制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| 第46-47页 |
·激发动机的辅助手段 | 第47-50页 |
·研编合适的教材和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 | 第47-48页 |
·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| 第48-49页 |
·开展课外活动,培养学生兴趣 | 第49-50页 |
·强调华人的家庭教育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6 结论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附录 | 第63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