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糊粉层的剥离及利用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4页 |
·小麦糊粉层的研究进展 | 第9-22页 |
·小麦和小麦糊粉层 | 第9-12页 |
·小麦糊粉层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 | 第12-14页 |
·小麦糊粉层的加工利用 | 第14-19页 |
·小麦糊粉的程序性死亡 | 第19-22页 |
·立体背景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小麦糊粉层分离设备及工艺的研究 | 第24-36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设计依据 | 第24-25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25-26页 |
·磨辊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磨辊的选择 | 第27-29页 |
·小麦糊粉层分离工艺及参数选择 | 第29-34页 |
·小麦糊粉层分离工艺路线 | 第29-30页 |
·小麦糊粉层分离工艺参数的选择 | 第30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小麦糊粉层抗氧化性的研究 | 第36-42页 |
·引言 | 第36-3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7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7页 |
·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小麦糊粉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| 第37-3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39-40页 |
·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| 第40页 |
·DPPH清除能力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赤霉素诱导小麦糊粉层产淀粉酶的研究 | 第42-52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2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3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0页 |
·标准曲线绘制 | 第44页 |
·不同培养条件对糊粉层产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正交试验优化工艺 | 第48-49页 |
·最优组合的验证试验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结论 | 第52页 |
·展望 | 第52-53页 |
·创新点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