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贝类多糖的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1.1 糖胺聚糖 | 第10-12页 |
1.1.2 非糖胺聚糖 | 第12-13页 |
1.2 鲍鱼多糖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3 铁的吸收和利用 | 第14-17页 |
1.3.1 人体对铁吸收方式 | 第15页 |
1.3.2 食物成分对铁吸收的影响 | 第15页 |
1.3.3 铁营养补充剂 | 第15-16页 |
1.3.4 多糖对铁吸收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1 选题意义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鲍鱼脏器多糖AGSP结构解析 | 第18-50页 |
2.1 前言 | 第18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18-21页 |
2.2.1 实验原料 | 第18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18-19页 |
2.2.3 化学试剂 | 第19-2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1-27页 |
2.3.1 鲍鱼脏器多糖的提取 | 第21页 |
2.3.2 Folin-酚法测定蛋白 | 第21-22页 |
2.3.3 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2.3.4 明胶比浊法测定硫酸根含量 | 第23页 |
2.3.5 中性糖含量测定 | 第23-24页 |
2.3.6 二糖片段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3.7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3.8 鲍鱼脏器多糖DMSO-甲醇法脱硫 | 第25页 |
2.3.9 糖醛酸还原 | 第25-26页 |
2.3.10 单糖组成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3.11 甲基化反应 | 第26页 |
2.3.12 GC-MS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.13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7页 |
2.3.14 ~1H-NMR和~(13)C-NMR及二维核磁分析 | 第27页 |
2.4 结果和讨论 | 第27-49页 |
2.4.1 鲍鱼脏器多糖AGSP理化指标分析 | 第27页 |
2.4.2 AGSP二糖片段的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.3 相对分子质量 | 第28-29页 |
2.4.4 脱硫酸基结果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4.5 鲍鱼脏器多糖的还原结果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4.6 单糖组成的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4.7 GC-MS | 第32-40页 |
2.4.8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| 第40-4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AGSP与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铁吸收的影响 | 第50-63页 |
3.1 引言 | 第50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50-51页 |
3.2.1 原料 | 第50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50-51页 |
3.2.3 化学试剂 | 第51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51-55页 |
3.3.1 还原力测定 | 第51-52页 |
3.3.2 螯合能力测定 | 第52页 |
3.3.3 多糖合成FeONPs | 第52-53页 |
3.3.4 Caco-2细胞培养 | 第53页 |
3.3.5 Caco-2细胞毒理性研究 | 第53-54页 |
3.3.6 铁摄取实验 | 第54-55页 |
3.3.7 统计学分析方法 | 第55页 |
3.4 结果和讨论 | 第55-62页 |
3.4.1 还原力测定 | 第55-56页 |
3.4.2 螯合力测定 | 第56-57页 |
3.4.3 多糖与铁离子形成FeONPs的研究 | 第57-59页 |
3.4.4 细胞毒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4.5 对铁摄取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