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利他谎行为的发展研究:心理理论和移情的影响
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部分: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| 1 幼儿说谎 | 第11-17页 |
| 1.1 利己谎 | 第11-13页 |
| 1.1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1.1.2 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| 1.2 利他谎 | 第13-17页 |
| 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.2.2 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| 2 心理理论 | 第17-19页 |
| 2.1 心理理论的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2.2 心理理论与说谎关系 | 第18-19页 |
| 3 移情 | 第19-21页 |
| 3.1 移情的概述 | 第19-21页 |
| 3.2 移情与利他行为关系 | 第21页 |
| 第二部分: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| 第21-23页 |
| 1 问题的提出 | 第21-22页 |
| 2 研究假设 | 第22页 |
| 3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3.1 理论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3.2 实践意义 | 第23页 |
| 第三部分:实验研究 | 第23-46页 |
| 1.预实验 | 第23-30页 |
| 1.1 研究目的 | 第23-24页 |
| 1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| 1.2.1 被试 | 第24页 |
| 1.2.2 实验程序 | 第24-26页 |
| 1.3 结果 | 第26-28页 |
| 1.3.1 检验施测顺序效应 | 第27页 |
| 1.3.2 利己谎与利他谎的比较 | 第27页 |
| 1.3.3 利他谎行为 | 第27-28页 |
| 1.3.4 利己谎行为 | 第28页 |
| 1.4 讨论 | 第28-30页 |
| 1.5 结论 | 第30页 |
| 2.研究一:3-5 岁幼儿利他谎行为的发展 | 第30-39页 |
| 2.1 研究目的 | 第30页 |
| 2.2 研究方法 | 第30-34页 |
| 2.2.1 被试 | 第30-31页 |
| 2.2.2 实验程序 | 第31-34页 |
| 2.3 结果 | 第34-38页 |
| 2.3.1 3-5 岁幼儿利他谎行为发展 | 第34-35页 |
| 2.3.2 3-5 岁幼儿利己谎行为发展 | 第35-36页 |
| 2.3.3 利他谎与利己谎行为的比较 | 第36-38页 |
| 2.4 讨论 | 第38-39页 |
| 2.5 结论 | 第39页 |
| 3 研究二:利他谎的影响因素:心理理论与移情 | 第39-46页 |
| 3.1 研究目的 | 第39-40页 |
| 3.2 研究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3.2.1 被试 | 第40页 |
| 3.2.2 实验程序 | 第40-41页 |
| 3.3 结果 | 第41-45页 |
| 3.3.1 心理理论 | 第41-43页 |
| 3.3.2 移情 | 第43-44页 |
| 3.3.3 心理理论、移情与利他谎 | 第44-45页 |
| 3.4 讨论 | 第45-46页 |
| 3.5 结论 | 第46页 |
| 第四部分:综合讨论和结论 | 第46-49页 |
| 1.综合讨论 | 第46-48页 |
| 2.研究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| 附录A 心理理论发展量表 | 第54-58页 |
| 附录B 移情故事 | 第58页 |